自由時報20080427
PLA製品分解過程 |
編譯胡立宗╱特譯
冠上「生質」二字的產品不見得就真的有利環保?英國衛報報導,部分業者推出的「生質塑膠」製品,雖號稱可分解、可回收,但事實上只有在特定環境下才能分解,而且過程中會釋放溫室作用更強的甲烷,反而造成更多環境威脅。
特定環境才能分解
這種美商NatureWorks利用玉米製成的聚乳酸(PLA)材料,看起來與一般的PET聚脂材質沒有兩樣,可用於製造塑膠袋、容器包裝或飲料罐,許多歐美大型量販店及速食店都已採用。與PET唯一的差別是,PLA製品可以分解(見圖,取自網路),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分解過程反生甲烷
但PLA材料並非全無缺點︰一、它無法在一般環境下分解,必須送到密閉式垃圾處理廠,以厭氧菌分解,因此如果有民眾看到「可分解」就在家中自行掩埋,反倒會增加垃圾及污染;二、它在分解過程中會製造甲烷,而甲烷的溫室作用比二氧化碳強二十三倍,等於加重溫室效應;三、由於PLA與PET看起來一模一樣,如果民眾將兩者混合丟棄,反而會讓原本能回收處理的PET遭到污染,無法再使用;四、PLA使用原本可當糧食的玉米為原料,跟其他生質產品一樣,反倒影響糧食正常供應。
支持者指回收商刁難
在英國,到底要不要改用PLA也引發兩極交鋒。反對者列舉PLA的諸多缺點,強調要處理PLA,需要新增回收處理設備,徒增困擾。
但包括製造廠商在內的支持者則批評,台灣、中歐及其他地方用PLA都沒有問題,英國的回收廠商只是為反對而反對。
目前,使用PLA的知名企業包括威名超市、麥當勞、Del Monte、Marks & Spencer及Belu礦泉水。
但食品包裝材料供應商Anson及超市Sainsbury,則是試用後仍改回PET產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