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濕地若遭破壞 將釋暖化「碳炸彈」

  • 2008-07-22 中國時報 【楊明暐╱綜合廿一日外電報導】

     正在巴西參加「國際濕地會議」的生態學家表示,全球各地的濕地正受到人為開發、乾涸和氣候變化的威脅。這些濕地若受到破壞,可能釋放出「碳炸彈」,加劇全球暖化。

     由國際生態學會(INTECOL)召開的這項會議,特地選在位於巴西廣闊的潘塔納爾濕地邊陲的庫亞巴市舉行。來自28個國家的700多位科學家共聚一堂,討論如何保護這種自然環境。

     濕地容納全球1/5碳總量

     科學家指出,全球濕地容納了大約7710億噸的溫室氣體,佔地球碳總量的五分之一,也相當於目前大氣層中所含碳的總量。他們擔心,這些濕地因全球氣溫上升造成蒸發,加上受到人為破壞,正不斷釋放碳進入大氣層,導致溫室氣體增加。

     潘塔納爾地區環境計畫協調人保羅.泰謝拉說,如果全球所有的濕地釋出它們持有的碳,將會形成強大的溫室效應,使氣候暖化加劇。他說:「我們可稱之為『碳炸彈』,這會是很棘手的狀況。」

     對地球的健康非常重要

     所謂「濕地」並非只是水窪地,還包括沼澤、泥煤沼、河流三角洲、紅樹林、苔原、潟湖及河流氾濫平原。這類地形約佔地球陸地面積的6%,儲存了地球20%的碳。全球25%的糧食來自濕地,濕地還具備淨化水源、補充地下含水層以及充當沿海地帶暴風雨緩衝區等功能。

     以往人們總認為,濕地妨礙文明的發展。過去一個世紀內,全球大約60%濕地遭到破壞,其中大部分經排水後變成農業用地。其它如污染、構築水壩及運河、抽取地下水、都市發展和泥煤開採,皆對濕地造成進一步破壞。

     濕地會議主持人之一,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大學校長孔拉德.奧斯特瓦爾德說,過去人們多認為濕地是個需要予以解決的問題,這很不明智,其實濕地對地球的健康非常重要。

     具蓄水和調節諸多功能

     泰謝拉也指出,人們大多知道保護雨林很重要,但對濕地的印象不佳,因為他們不了解濕地在環境方面的貢獻。德國馬普進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雍克說,濕地就像海綿,許多人輕忽了它們作為水源、蓄水池和調節器的重要性。

     與會科學家稱,氣候變化迄今對濕地造成的衝擊,和人為破壞比起來,算是小巫見大巫。和其它環保問題一樣,維護現有濕地,絕對要比日後才來重建濕地更便宜和更容易許多。

     隨著地球變暖,濕地的水分可能蒸發,而海平面上升可能改變濕地的鹽分,或甚至徹底將濕地淹沒。

     復原濕地抗暖簡單有效

     即便如此,與其用人工防洪手段來對付地球暖化所帶來的更大規模、更頻密的洪澇災害以及暴風雨,還不如將濕地復原來得有效。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科學家尤金.特納表示,由於溫室效應將使高緯度地區的氣候變得更極端,將對位在地球北方的濕地構成威脅,當地的永凍土含有數十億噸碳。

     特納說,人類或許無法阻止北極圈內的永凍層在未來20年融化並釋放大量碳進入大氣層,但接近赤道的濕地,好比路易斯安那州的濕地,應該予以復原。

亞馬遜河抗暖化 強化海洋「碳匯」

  • 2008-07-22 中國時報 【閰紀宇╱法新社廿一日報導】

     一項最新的跨國研究顯示,南美洲第一大河亞馬遜河排入大西洋的營養物質,有助於大西洋形成可以儲存大量二氧化碳的「碳匯」(carbon sink)。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卡朋表示,世界上其他主要河流應該也具有類似功能。

     這項研究由美國、希臘與英國的學者共同進行,論文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隨著亞馬遜河注入大西洋的營養物質中,最關鍵的是鐵與磷的化合物,它們會被「固氮生物」(diazotroph)攝食,固氮生物則會吸收空氣中的氮與二氧化碳,形成固態的有機物質,沉積海底。

     研究人員發現,流量位居全球第一的亞馬遜河,能夠將營養物質推送到距離出海口幾百公里的地方,影響大氣層中碳循環與氮循環的程度,超過學界先前的預估。

     學界一直在探討運用「施鐵肥法」(iron fertilization)強化海洋碳匯的可行性,最新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尋找到最佳試行地點。

     「施鐵肥法」是將大量含鐵化合物(如硫酸鐵)倒入海水中,促進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不過有學者擔心施鐵肥法會傷害海洋生物,製造其他溫室氣體。

     卡朋指出,如果是在水溫較低的高緯度海域使用施鐵肥法,海中上湧的水流可能會導致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再度釋出;然而在水溫較高的熱帶海域,比較不必擔心含碳固態物質浮上海面,施鐵肥法將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

澳洲遭百年不遇大旱 百萬人可能缺水

  • 2008-07-21 【中廣新聞╱陶泰山】

    當台灣遭遇水災之際,澳洲卻面臨旱災,並將有多達100萬人可能缺水。

    澳洲正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部分地區七年多來苦旱不斷,各大城市被迫限水。

    澳洲氣候部長(黃英賢)告訴第九電視臺:主要糧產區達令河流域的情況很糟,水量一直很低,6月份的天氣又非常乾燥,而我們的重點絕對必須放在人的需要上,那就是一百多萬依靠流域獲取飲水的民眾。

    澳洲官員的報告指出,達令河如果水量減少,流失量又比預期大,可能需要實施進一步應急措施,以保障人員需要。

    澳洲頂尖科學家本月提交的另一份報告指出,氣候暖化將使澳洲受熱浪襲擊的機率增加十倍。以往每隔22年才會出現異常炎熱的年份,往後每隔一兩年就會發生一次,旱災將成為澳洲的永久性特徵。

日本10月起試辦碳交易

  • 2008-07-30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為符合京都議定書訂定的減碳目標,抑制全球溫室效應惡化,日本政府宣布將於10月起試辦二氧化碳排放量交易制度。

     另一方面,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旗下的綠色交易所將自8月25日起,針對美國東北10州簽署的區域溫室氣體協議(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itiative)首度開辦二氧化碳期貨交易。

     Nymex周一以電子郵件發布聲明指出,與區域溫室氣體協議相關的選擇權契約訂於8月26日上市,此外這項期貨合約獲准於9月25日拍賣二氧化碳許可權之前提前交易。

     日本內閣周二舉行記者會宣布,9月份會制定試辦碳交易的相關法規,10月即正式上路實施。

     日相福田康夫早在上個月即宣布,將於今秋試辦碳排放量交易,以促使日本這個全球第五大污染國邁向低碳社會。

     日本政府周二透露這項低碳社會行動計畫的部份細節,包括碳排放量測量措施,以及先進太陽能系統、燃料電池及碳回收及儲存技術(CCS)等創新科技發展的時程與效能目標

     但關於這項計畫所需花費,及政府、企業與家庭三方的經費如何分配並未明確交代。此外,日本官方也未明定該國的中期減碳目標。

     日本的長期目標係在2050年以前,將碳排放量由當前的水平減少60%到80%。

2008年7月26日 星期六

美加碳排放交易 2012年展開

根據23日公布的計畫草案,聯手減少溫室氣體的美國七州和加拿大四省,將在2012年推出它們的碳排放上限與交易系統 (carbon cap and trade system) 。

名為「西方氣候方案」 (Western Climate Initiative,簡稱WCI)的計畫將逐步實施,由工業廢氣排放先著手,運輸和其他燃料的排放在2015年再加入。

該計畫也包括從這些州省以外進口電力的廢氣排放。同時,該計畫成員將於2010年開始監控所有設施,年度碳排放超過一萬噸便需通報。

WCI創立於2007年,目標為2020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減少到低於2005年水平15%。排放上限與交易系統限制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等與全球暖化有關氣體,但是允許嚴重污染者向未用完排放額的賣家購買排放額以遵守規定。

23日的文件顯示,WCI的成員正就如何向成員分配排放額等重要細節進行交涉,成員也可使用其他財務措施來減少碳排放,例如卑詩省本月開始徵收的碳稅在北美便屬創舉。WCI將於29日在聖地牙哥開會。

WCI是在加州州長史瓦辛格的推動下,由美國州長組成,他們對布希政府在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方面毫無行動感到厭倦。成員包括加州、亞利桑納州、蒙大拿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岡州、猶他州和華盛頓州,以及加拿大四省:卑詩省、魁北克省、安大略省和曼尼托巴省。其他數個美國和墨西哥州在該團體具有觀察員地位。

【2008/07/24 世界日報】

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節能減碳 將開徵碳稅

  • 2008-07-21 工商時報 【呂雪彗╱台北報導】

     各部會節能減碳行動計畫本週二呈報行政院,最快本週四院會將提出「節能減碳行動計畫」,為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政府將不再對工業部門提供油電等能源價格補貼,並訂各產業減碳目標,無法達成業者需繳交碳稅,成效良好者可在市場進行碳權排放交易銷售排碳額度,以市場機制迫使加速產業結構調整。

     此外,政院責成經濟部擴大尖離峰用電價差,將適用離峰用電對象從產業界擴及到家庭用電及服務業。另政院高層也有共識將加速開放輸配電能源市場自由化腳步,打破台電壟斷獨佔局面,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行政院政委蔡勳雄表示,各部會節能減碳行動計畫將於22日送來政院彙整,最快可望本週四院會通過。在產業結構調整部分,政府不再提供工業界油電等能源價格補貼,加速產業界提升能源效率調整。

     碳稅不同於能源稅,政院初步認為碳稅與能源稅目的不同,用途不同,建議賦改會分別檢討開徵二種不同稅目,未來碳稅稅收用於研發新能源專款專用,並補貼因新能源使用或提高能源價格對弱勢族群造成衝擊社福支出。另政院同意每年增加100億元設立減碳基金,作為充實新能源、再生能源科技開發,鼓勵國人自行研發減碳技術之用,並成立技術服務團機制,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節能減碳技術診斷,以快速達成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為目標

2008年7月20日 星期日

高爾疾呼 美10年內全面改用再生能源

自由時報20080719 〔編譯張沛元╱綜合華盛頓十七日外電報導〕
二○○七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十七日以已故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為師,鼓勵民眾發揮當年眾志成城把人類送上月球的精神,讓全美在十年內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全面改用風力、太陽能與其他再生能源,同時解決全球暖化問題以及人類過度仰賴化石燃料所導致的經濟與自然安全危機。

猶如甘迺迪挑戰登月

高爾說,為了確保「美國的生存與岌岌可危的人類文明未來」,美國人必須改用新的能源。他在華府憲法廳大禮堂內告訴滿座聽眾,他要向美國提出一項挑戰,就是在十年內改用再生能源與真正乾淨的無碳資源發電;當年甘迺迪總統向美國提出要在十年內把人類送上月球、並且安返地球的挑戰時,許多人曾懷疑其可行性,「但在八年又兩個月後,阿姆斯壯與艾德林便漫步於月球表面」。滿場聽眾對高爾這番話報以興奮歡呼。

反對派︰不可能的任務

反對派認為,改用再生能源是不可能的任務,或認為短短十年時間不夠完成轉換。但高爾駁斥提出這種論調的人是「無論油價多高也要鞏固現有制度的既定利益」,並稱改用再生能源是「我們再度有機會為人類邁開一大步」。

除了比擬為把人類送上月球,高爾還把這項改用無碳能源的挑戰,與美國過去曾締造的重大成就,如成立社會安全退休基金與州際高速公路系統,相提並論,並說這些成就都不是在單一總統任內所完成,而且需要民主與共和兩大黨成員捐棄政黨成見;十年內完全改用再生能源的重大挑戰,在於不正常、只會迎合特定利益的美國政治制度。

美燃煤發電比例難降

燃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暖化的最主要溫室氣體。美國能源部估計,從現在到二○三○年,煤炭發電的比例不減反增。在這種情況下,再生能源所佔的發電比率僅成長十一%。高爾在演說中並未論及如何處理燃煤問題;但他在演說後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的計畫是全美五分之一電力來自核能電廠,同時積極增加使用太陽能、風力、地熱與乾淨煤炭科技。高爾說,此舉最大難題在於更新美國的電力網路,以便能駕馭來自太陽能板、風車、水壩的能源,並將之輸送到各大城市。

美國私人電廠協會「愛迪生電力研究所」表示,他們支持高爾的構想,但強調光靠再生能源與效率能源無法做到這一點,必須增加核能發電的比率,同時輔以天然氣及能捕捉與儲存碳的乾淨煤炭。

美石油大亨 轉搞風力發電

他是美國有名的石油大亨,但他認為解決當前危機之鑰是風力發電。

皮肯斯在德州蓋一處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場。風力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他表示,只要肯投資,就能改變局面。他的風力發電場占地40萬英畝,全部完工後能為120萬戶家庭供電。

皮肯斯在富比世的美國富豪排行榜上名列第117名,身價估計30億美元 (台幣910億元)。他以「環保人」自視,雖然他坐私人噴射機。他表示:「我為環境做很多事。我有一架飛機,但我80歲了,如果要找藉口的話,這是不錯的藉口。」

風力發電改變了德州史威華特市 (Sweetwater)的未來。這裡本來以響尾蛇出名,如今經濟大好,民眾有工作,有收入,生活好。皮肯斯說:「我很高興自己盡到棉薄之力。」

風力發電場在市郊八公里處,發電機組漫長延綿,每座機組有七噸重。皮肯斯說:「我們一定要改變這個國家的能源,一年花七千億美元進口石油,會把美國拖垮。」

皮肯斯和美國歷史最老、規模最大的環保組織「峰巒俱樂部」(Sierra Club)合作。石油大亨和環保組織同路,乍看怪異,但皮肯斯說,只要有助國家,只要是幫得上忙的人,都可以走在一起,而峰巒俱樂部在這方面是行家。

愛說風涼話的人說,皮肯斯賺夠了油元,現在看壞石油,改走風力發電,他只是掌握下一個撈一筆的良機而已。皮肯斯說:「我認為賺錢是好事。賺了錢就能創造就業,就能納稅,而且能推動經濟。我投下幾十億元搞風力發電,當然希望賺錢。」

【2008/07/17 聯合晚報】

種樹減碳? 模糊焦點!

自由時報20080407 李根政

近期中鋼、中油等國營事業紛紛在全台覓地種樹,已當選的馬英九準總統也提出造林六萬公頃的計畫,都聲稱可以抵減二氧化碳的排放,然而實際上減碳效果如何呢?

種樹減碳的效果取決於氣候、土壤、樹種、樹齡等等條件,難以用一個標準去衡量,若依據經濟部能源局之計算方式,台灣的林相每年一公頃約可吸收廿點二噸二氧化碳。以此指標檢視國內大型工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需要造多大面積的森林方能抵銷?

台塑六輕每年排放的六七五五萬噸二氧化碳,需要造林面積高達三三四萬公頃才能抵減;正在環評審議中的台塑煉鋼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則需要七十四萬公頃造林地才能抵減,兩者相加,已遠超出一個台灣島的面積(三百六十萬公頃)。

而位於高雄的中鋼公司,要抵減每年排放二○三七萬噸的二氧化碳,則約需一百萬公頃的土地,相當於高雄、屏東、台南、嘉義等四個縣面積的總合;環評審議中的國光石化約需三十五萬公頃,相當於廠址所在地的雲林縣三倍的面積;台電大林廠則需約八十八萬公頃,比高雄、屏東、台南縣的面積還要大。

至於馬英九準總統所提出的造林六萬公頃,能吸收的二氧化碳則每年僅為一百二十萬噸,能抵減碳排放量不到台塑煉鋼廠的十分之一。而中鋼公司聲稱目前廠區已設置四十八公頃綠帶,預計認養大度山二十公頃造林地;中油所完成的四七○公頃綠化,持續種植三萬棵樹,相較於本身的巨量排放更是杯水車薪,似乎有「漂綠」之嫌。

簡而言之,相對於這些重工業所產生巨量之二氧化碳,在台灣試圖透過種樹造林減碳,是不可能達成的任務,反而模糊了問題的根源。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要調整產業結構,抑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發展,否則馬準總統所訂出的二○二五年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回到二○○八年的水準,如何達成?

企業如欲將森林保護與減碳議題真正扣合,不如協助政府盡速全面收回國有、私有山林濫墾地、超限利用地,自然復育為天然林;或者善盡國際責任,保護東南亞、亞馬遜的原始森林,全力防堵可怕的濫伐,在生產過程減少碳排放才是重點。

另外,每個人也可著手改變生活方式,盡可能減少非必要的消費,多多步行、單車、搭乘大眾運輸系統;愛用國貨、支持本地農產品,避免長途運輸所造成的碳排放等。

共同減少碳排放是項迫切且艱難的道路,政府和企業應避免流於形式的作秀,積極的面對根本性的問題,才可能實現減碳目標。

(作者為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

 

節能減碳 卻燃煤發電

  • 2008-07-13 中國時報 【華健】

     六月十日行政院長劉兆玄在立法院表示,新政府會用各種方式推動節能減碳政策,接著在電視上現身說法,從換用省電燈泡到調高冷氣溫度設定,教全國民眾如何省電。經濟部也具體實施了節能減碳獎勵辦法,並教民眾可輕鬆收節能成效的具體做法,預期一般家庭的電費應可不漲反降。幾天前,經濟部又與全國十九大集團醫院、二十一大集團旅館業及十三大集團百貨業,簽署了自願性節約能源協議,並指出將創造十.四億元節能商機。剛開過的中研院院士會議所研議出的「因應地球暖化之能源政策」報告當中,也明白建議政府取消鋼鐵、石化、水泥等產業的政策補貼,並對新設的高耗能產業僅汰舊換新,只生產滿足國內需求的原料而不求外銷。

     只不過矛盾的是,前幾天環保署卻通過了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達一三二六萬公噸的林口火力電廠擴建案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而同樣位於台北縣的另一座,每年排放八八四萬公噸二氧化碳的深澳燃煤電廠,也早已先通過環評審查。這二座經建會於四年前通過的燃煤電廠,當初經費分別逾五八○億和八三○億,迄今已成長近一倍。更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座預計運轉四、五十年的電廠所燒的煤,價格已從二○○五年的每公噸四十二美元漲至如今的兩百美元

     台灣發電所用燃料幾乎完全仰賴進口,若不能有效運用每一個電廠除役更新的機會,勢將排擠追求永續發展的潛在良方所迫切需要的機會。尤其在電力上,不僅須在消費面上力求節約與效率,在政策能充分掌握的供應面上,更不能放棄任何一個提升效率的機會。火力發電技術早在二十年前即進入「超超臨界」的設計。前年底投入商業運轉的浙江華能玉環電廠即已達到五○%以上的發電效率,歐盟THERMIE電廠即將在二一○○年進一步以五二至五五%的效率服役,美國能源部更預期,這類電廠效率即將提升到六○%。在台灣,目前也已有效率比傳統燃煤電廠高出三○%,整體二氧化碳排放少五○%的通宵與大潭複合循環燃氣渦輪機發電的先例。其無論耗水或對大氣、海洋、陸上的排放都少得多,同時也避免了儲運煤燃料與煤灰所需要的裝卸碼頭、防波堤等設施。然而儘管如此,目前大肆擴建的深澳、林口二電廠卻是效率僅四三.五%的「超臨界」燃煤電廠,其中深澳電廠並將建造長一四二○公尺、高出水面十公尺的防波堤,和七.六二公頃填海新生地及卸煤專用碼頭。

     不久前,台電陳董事長宣稱台電去年已虧損四百億元,今年估計將再虧千億元,明年擴大到一千六百億元,主因即在於化石燃料價格高漲。監察院長王建?日前在立法院表示,核四停建、續建已經不是政策錯誤,而是怠忽職守,而儘管當初決定停建核四的官員已經去職,仍表示要查核四案。無論是政策錯誤或怠忽職守,但願未來監察院的作用能從事後的追究責任提前到防患未然。

     試想,在海洋科技博物館潮境公園面對,有「海底秘密花園」之稱的番仔澳當中,以一個結合效率最高、規模最小的傳統燃料電廠及各類型陸上與海洋再生能源的發電系統與設施而成的「明日能源公園」,用以取代目前規劃的燃煤電廠,不正是展現追求經濟與環境雙贏的第一步嗎?(作者為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副教授)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生質塑膠PLA 反加重暖化

自由時報20080427
PLA製品分解過程

編譯胡立宗╱特譯

冠上「生質」二字的產品不見得就真的有利環保?英國衛報報導,部分業者推出的「生質塑膠」製品,雖號稱可分解、可回收,但事實上只有在特定環境下才能分解,而且過程中會釋放溫室作用更強的甲烷,反而造成更多環境威脅。

特定環境才能分解

這種美商NatureWorks利用玉米製成的聚乳酸(PLA)材料,看起來與一般的PET聚脂材質沒有兩樣,可用於製造塑膠袋、容器包裝或飲料罐,許多歐美大型量販店及速食店都已採用。與PET唯一的差別是,PLA製品可以分解(見圖,取自網路),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分解過程反生甲烷

但PLA材料並非全無缺點︰一、它無法在一般環境下分解,必須送到密閉式垃圾處理廠,以厭氧菌分解,因此如果有民眾看到「可分解」就在家中自行掩埋,反倒會增加垃圾及污染;二、它在分解過程中會製造甲烷,而甲烷的溫室作用比二氧化碳強二十三倍,等於加重溫室效應;三、由於PLA與PET看起來一模一樣,如果民眾將兩者混合丟棄,反而會讓原本能回收處理的PET遭到污染,無法再使用;四、PLA使用原本可當糧食的玉米為原料,跟其他生質產品一樣,反倒影響糧食正常供應。

支持者指回收商刁難

在英國,到底要不要改用PLA也引發兩極交鋒。反對者列舉PLA的諸多缺點,強調要處理PLA,需要新增回收處理設備,徒增困擾。

但包括製造廠商在內的支持者則批評,台灣、中歐及其他地方用PLA都沒有問題,英國的回收廠商只是為反對而反對。

目前,使用PLA的知名企業包括威名超市、麥當勞、Del Monte、Marks & Spencer及Belu礦泉水。

但食品包裝材料供應商Anson及超市Sainsbury,則是試用後仍改回PET產品。

【低碳達人】暖化,不只是冠冕堂皇的名詞

                   專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張楊乾
【採訪撰文╱朱容靉】

攻讀暖化議題的緣起
綽號阿乾的張楊乾,當過記者,大學研究助理。由於姐姐大學唸的是新聞系,極早就開始接觸報導文學,其中包括像是楊渡寫的《走過傷心地》、楊憲宏寫的《受傷的土地》等環境公害的議題最為關注,這也讓他決定唸政大新聞系。在新聞系時也持續對環境有關注,也曾寫過像是中壢市垃圾大戰及九二一震災重建等環境議題。
後來,某次他在中國時報上看到一幅照片,�面是一個島國的小孩躺在碧海藍天之中,而標題卻是寫著我國友邦吐瓦魯即將被海水淹沒。這張照片啟發了張楊乾對於全球暖化的興趣,並開始接觸相關的資料,而在他有機會可以出國留學時,選擇攻讀暖化相關的系所。
張楊乾提及唸書時讓他印象深刻的一句話:「環保,不要提那麼多冠冕堂皇的名詞,它其實就是人類求生存的故事」。當有錢人在享受化石能源的同時,暖化所造成的後果卻往往是窮人所承擔。舉例來說,像美國卡崔娜颱風來臨時,州政府已經要民眾撤離,整條高速公路擠滿有錢人的SUV車,但窮人或是沒有錢可以走,或是輕忽了颶風的風險,結果造成這麼大的死傷。這就是德國學者貝克所提的「風險社會」�,窮人會比富人來得易受災。

環保,就是生活
的確,暖化不光只是冠冕堂皇的名詞,海平面上升,它帶來的是整個氣候及生態的劇變,從颶風、乾旱到登革熱,這些都再再影響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近年來,環保團體開始更為積極地推廣環保生活的理念,逐漸有具體成效。像主婦聯盟長期推行廚餘回收、荒野著重在自然體驗、環資強化國內環境資訊共享等。至於個人如何真正落實節能減碳的生活呢?張楊乾說,綠色消費者運動在國外已行之有年,台灣目前有機產品的市場也逐年擴大,但若能同步帶動節能商品或環保商品的通路,對整體社會的能源成本而言將會大幅下降,自然也對減緩全球暖化是有助益的。
張楊乾提到,個人碳足跡的計算,則是另一個方式提醒自己在行為面是否也能作出改變,以對地球較友善的方式居住在這顆行星之上。所以不論是待機電力的減少,無謂用電的損耗,減少食用紅肉,其實都對減緩氣候變遷是有幫助的。國際能源署(IEA)曾統計,如果全球民眾能都由使用端節能,至少可以減少18%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我們絕對不要只把減碳的責任推給台電或台塑,消費者的個人力量應該才是最令人畏懼的。
在暖化的威脅來臨後,大家也都在朝節能減碳的方向發展,期待能喚起大眾對全球暖化的重視,更能具備節能減碳的能力。如果我們不提早因應,政府不提早編列預算,許多我們現在作的事如加高兩百年洪峰的堤防,暖化後也只是丟到水�頭而己,且會花費更多的經費在救災及重建上。

IBM推出碳計算器

自由時報20080531
IBM launches carbon calculator

◎陳成良

IT departments can now monitor the impact of their organisations' supply chains on the environment with a carbon analysis tool from IBM.

資訊科技界如今可以利用IBM提供的一種碳分析工具,來監控他們組織的供應鏈對環境之衝擊。

The Carbon Tradeoff Modeler will work out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each area of a business' s supply chain, from manufacturing to distribution, claimed IBM. It also said the tool will allow management to weigh up and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cost and carbon objectives.

「碳交易模型器」將會算出一個企業的供應鏈中,從生產到配銷的各個領域之碳蹤跡,IBM聲稱。該公司並表示,這個工具將可讓管理部門進行估算,並在成本與碳(排放)目標之間取得平衡。

"To achieve a carbon efficient supply chain, companies need to assess the CO2 emissions impact of their end-to-end operations," said Sanjeev Nagrath, director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t IBM in a statement.

「為了達成一個節省碳的供應鏈,企業需估算它們『端點對端點』運作的二氧化碳排放衝擊」,IBM供應鏈管理負責人桑傑夫.納格拉斯在一項聲明中說。

According to IBM, the carbon and cost calculator will measure the difference in impact of varying package sizes and lot sizes in product transportation, as well as evaluating how consolidated orders could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據IBM表示,這種碳與成本的計算器將可測量出產品運輸過程中的不同包裝尺寸與批量,以及評估合併訂單如何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新聞辭典

weigh up :片語,權衡;估量(形勢等)。用法如:weigh up the pros and cons(權衡贊成與反對的理由)。

strike a balance :力求折衷;達到平衡。例句:This design strikes a perfect balance between analytical capabilities and simple design. (這個設計在分析能力與簡單設計之間達成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lot:名詞,(出售或拍賣時的)貨品。例句:Lot 99 is a pair of antique vases.(第99批拍賣品是一對古瓶。)

中印抵制 G8減碳淪空談

自由時報20080710〔編譯鄭曉蘭╱綜合報導〕
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所舉行的八大工業國(G8)高峰會,九日傍晚在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召開記者會,進行會議總結報告後正式落幕。在本次高峰會中,G8誓言對高油價與糧價採取行動,但在「二○五○年前碳排放量減半」議題上,卻因為無法得到新興國家與窮國的支持,而讓這個目標淪為「共同願景」,拿不出具體步驟。

溫室氣體排放量約佔全球八成的G8和另外八個主要新興國家的領袖,九日稍早召開主要經濟體會議(MEM),商討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議題。中、印等國已在八日晚間發表宣言,要求G8的碳排放量在二○五○年前至少應減少八十%至九十五%,並且強調這是已開發國家應盡的責任。

在雙方仍存有歧見的情況下,會後宣言僅將五十年長期目標定調為「各國共同的願景」,並未載明具體的削減數值。福田在面對記者提問時,說明減碳長期目標的標準年是以現況為標準,並非京都議定書所成立的一九九○年。

法總統 宣布出席北京奧運

福田也對全球經濟問題表示,「G8領袖已展現決心,將針對通膨壓力持續進行結構性改革」。針對原油高漲,他說石油生產國及消費國應進行協調並且擴大生產,同時研發節能以及替代能源新技術。

另一方面,法國總統薩科茲則於九日早上,當面向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達出席北京奧運的意願,被外界解讀為企圖修補中法兩國因西藏問題而受損的外交關係。

福田也在同日下午與胡錦濤會面,表示將出席北京奧運,同時願意盡力協助四川的災後重建工作。

義總理簡介出糗 白宮道歉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布希搭乘空軍一號前往日本北海道參加八大工業國高峰會時,隨行採訪記者拿到的義大利總理貝魯斯孔尼簡介中竟然語帶諷刺,形容貝氏是因為對媒體擁有「可觀影響力」而取得高位,「在義大利這個以政府貪污與惡行著稱的國家的歷史中,是位數一數二的爭議性領袖」,七日義大利駐華府大使館正式向白宮表達抗議,迫使白宮八日公開致歉。

這份簡介是在記者登上空軍一號時發送,白宮表示,這份長四頁的簡介,顯然是直接節錄自一份百科全書、措辭未經修飾,白宮已開始調查事件始末。

簡介說,貝魯斯孔尼「被許多人視為政界的門外漢,之所以取得高位,只是因為他對國家媒體有可觀影響力」;他運用「對商界的敏銳度與影響力,創造個人王國…成為義大利首富」。

南極反常暴雨 數萬企鵝寶寶凍斃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阿德利…10年內可能絕種

全球暖化造成南極氣候變遷,雨多而雪少,已嚴重威脅企鵝繁殖,初生的阿德利企鵝因羽翼未長成,絨毛不能防水,數以萬計的企鵝寶寶在寒風中凍死。科學家相信,若暴雨氣候持續,阿德利企鵝數目恐將減少達80%,十年內可能絕種。

科學家指出,過去礦工常用金絲雀來測試礦坑的空氣品質,而企鵝就像穿著燕尾服的金絲雀,是海洋環境的天然警報器,由企鵝的命運可以看出海洋真的病了。

初生絨毛…要40天才能防水

初生的阿德利企鵝只有薄薄的絨毛,要到40天大時才長出有防水功能的羽毛。大雨來襲時,企鵝父母會保護企鵝寶寶不要被淋濕,可是成年企鵝得出外覓食、也可能淪為海豹的食物,失去依傍的企鵝寶寶就會全身濕透而死於失溫。

剛從南極回來的紐約探險家鮑爾馬斯特說﹕「大家都知道南極冰川正在融化,但連日大雨才是過去未有的現象。過去五年來,南極暴雨的情形增多,有時暴雨持續六天,小阿德利企鵝凍得發抖。下雪時,牠們的絨毛能夠抗寒,但大雨時就好像我們穿的羽絨衣一樣會濕透。夜間氣溫下降,小企鵝根本撐不到早上。」

遍地殘骸…氣候驟變的警訊

鮑爾馬斯特說:「南極冰帽融化聽起來可能不痛不癢,看見企鵝腳下盡是下一代的殘骸,才是氣候變化最震撼的證據。」

海豹等其他南極海洋生物生來就有皮毛,初生阿德利企鵝則沒有這樣的禦寒衣。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國王企鵝身上,國王企鵝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企鵝寶貝」的主角,片中紀錄了國王企鵝孕育新生命過程。

企鵝寶貝…拍攝地樂園消失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生物學教授荻?波爾斯曼在2006年12月重回「企鵝寶貝」拍攝地點南極洲東部,雖然僅僅時隔兩年,紀錄片�的企鵝樂園已不復見。波爾斯曼說,放眼望去,根本看不到國王企鵝寶寶、看不到浮冰、冰山也僅剩十來座。去年9月份,這裡曾遭暴風雨襲擊,還來不及長大的國王企鵝寶寶僅極少數倖存。

研究企鵝25年的波爾斯曼指出,企鵝對環境十分敏感,一有變化牠們一定先知道,由牠們的命運可以看出人類對環境的作為。在17種企鵝中,有半數以上已被列入瀕臨絕種或岌岌可危,南極半島的阿德利企鵝和頰帶企鵝的數目在30年間減少了一半,紐西蘭坎貝爾島的鳳冠企鵝也從1940年代的160萬對降到1985年的10萬對。

【2008/07/14 聯合晚報】

亞洲開發銀行 成立未來碳基金

  • 2008-07-09 工商時報 【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亞洲開發銀行(ADB)有鑑於現行的溫室氣體排放規範架構只適用到2012年底,有礙開發中國家廣推新的清淨能源計畫,於是成立「未來碳基金」,將利用2012年過後所產生的碳權來提供亞太地區清淨能源計畫急用融資。

     現行的溫室氣體排放規範架構係根據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截止日是2012年12月31日,這對交易2012年之後碳權造成阻礙,如此將減低開發中國家發展新的清淨能源計畫及其它氣候變遷計畫的興趣,因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若欠缺長期價格誘因,投資趨勢可能一如往常,會快速回到企業上頭。

     ADB副總裁薛佛普羅伊斯表示,「未來碳基金」提供一個機會讓人從現在就開始對氣候變遷採取長期行動,我們沒有本錢等候,清淨能源計畫急需新的融資來源,好讓這項正在亞洲成形的大型基礎設施獲得較佳設計,此一基礎設施將使今後20到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得到控制,適當的誘因能帶來更為均衡的低碳排投資

     ADB的「未來碳基金」旨在使清淨能源計畫即便在新的國際協議未敲定之下,也能吸引到新的投資。ADB指出,許多地區、國家和組織已經或是正在研擬自己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強制或自發性承諾,比如歐盟會員國、澳洲、日本紐西蘭、挪威、美國加州和美國東北部幾個州。

     ADB表示,「未來碳基金」的參與者將包括ADB 67個會員國的公部門與民間部門單位,該基金將是ADB與已經決定現在要有所行動之政府和企業的公私結盟關係,提供第一時間融資給2012年過後仍將繼續產生碳權的ADB所支持之計畫,該基金最初籌資目標為1億美元,若需求充裕,規模可望擴大到2億美元

     薛佛普羅伊斯表示,「未來碳基金」將給予ADB會員國中屬開發中國家者提升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來源使用的誘因,動用可再生能源來源同時能減輕氣候變遷效應和加強能源安全

溫室效應發威 阿根廷大冰川首見冬季崩塌

  • 2008-07-08 【中央社】

     科學家與環保人士今天指出,阿根廷摩利諾冰川的一片巨大冰堤,將首次在南半球冬季出現崩塌,元兇很可能是全球溫室效應。

     這片冰牆是巴塔哥尼亞高地主要觀光景點之一,阻礙阿根廷湖部分湖水,高約六十公尺,每隔一至數年不等便會出現壯觀崩塌景象,不過向來只發生在夏季。

     冰川國家公園表示:「這是冰川首次在冬季崩落,可能與全球溫室效應有關,氣溫節節攀升影響冰塊摩擦力。」

     摩利諾冰川是世界最大冰川之一,面積達二百七十五平方公里,出口寬度達五公里,位於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東南方二千八百公里。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氣候暖化+不當開發 海岸逐年消退

「氣候暖化與人為不當建築是造成海岸線消退的主因!」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主任許泰文表示,氣候暖化加速海水上升速度,造成長期消退;增設不當結構物則會導致沙灘瞬間消退。目前除了南市黃金海岸有沙灘消退的現象,台南縣七股瀉湖、高雄旗津也都有類似狀況,值得關注。

台南社區大學自然與環境學程經理晁瑞光說,3年前,親水公園到二仁溪出海口還有沙灘,漲潮時縱深約50公尺,退潮時可達100公尺,但去年二仁溪出海口附近的沙灘就不見了,今年更往北延伸親水公園。

成大水利系相關研究報告顯示,黃金海岸海岸線十餘年來倒退約100公尺,平均一年內縮10公尺,部分沿岸則「退到無路可退」。

台南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長鄭先佑說,安平港、興達港興建提防攔住海沙,讓原本應會隨潮水補充沙灘無從補起,加上海浪掏空侵蝕,引發突堤效應,上游增沙、下游減沙,才會讓沙灘不斷縮退。

鄭先佑表示,氣候暖化也是沙灘消失的原因,全球暖化帶來暴雨、乾旱,形成惡劣氣候,導致生態環境跟著改變。

許泰文指出,海岸線縮退會導致海水倒灌、導致土壤鹽化,附近的生態如防風林與紅樹林等也會受影響,逐漸枯萎。

他認為,目前可在外海設置離岸淺堤,抵消外海波能,花費5至10年慢慢養灘。

另外,他也表示應審慎評估河川、海岸開發工程,避免人為再度破壞。

【2008/07/11 聯合報】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節能減碳推廣種樹不應是唯一選項

  • 2008-07-10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正在日本北海道召開的八大工業國(G8)洞爺湖高峰會,把包括已開發國家全球各洲具代表性的新興國家共廿二個元首齊聚一處,共同研討面對石油和糧食價格高漲的雙重危機以及全球暖化課題的因應對策。雖然一般預料在這種大拜拜式的年度G8峰會,與會各國其實很難獲共識並採取有效對策,不過至少在形式上,主辦國日本已經表示,承諾將針對為舉辦此次高峰會所預估增加的碳排放量,以種植等值的樹木予以抵銷,聊表為節能減碳盡了一分心意。

     無獨有偶的,行政院環保署環評會也以必須在台北縣種樹百萬株為條件,通過台電林口電廠的擴建案。綜觀環保署所採行的種樹減碳操作,與洞爺湖峰會所採行的種樹抵碳模式,其實都是源於要回應「京都議定書」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潮流規範下的同一思維與回應模式。

     不過,進一步檢視日前所通過的林口電廠擴建案,主決議要求台電必須在電廠所在地的台北縣境內種植百萬棵樹,卻馬上遭到台北縣政府的當場抨擊。指出不只種樹所需用地事前並未與台北縣政府協商覓妥;且台電也未提出具體的計畫方案與執行時程;再加上種百萬棵樹所減的二氧化碳與擴建所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否相等,也缺乏具體可信的數據,因此質疑台電的承諾到時可能成為「空頭支票」。

     比較此次行政院環保署環評會處理林口電廠擴建所遭到的質疑抨擊,與環評會在六月間通過中龍鋼鐵廠擴建案時,也曾被質疑是以尚未完成立法的「溫室氣體減量法」來規範未來的減碳比例。的確凸顯在當前法制不完備、配套措施形同具文的情況下,不只政府主管部會要回應執行「京都議定書」的減碳要求顯得左支右絀有心無力,甚至也使相關產業投資設廠同樣陷入無所適從的困境。而更嚴重的是,在這種法令與政策難以勾稽銜接的空窗期,所謂的種樹減碳可能成為高污染大戶抵瑕蹈隙的通關金牌,在做出不具執行力的種樹減碳空口承諾後,最後留下的將是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的不堪後果,而要由國家和全民來共同承擔。

     正因為種樹減碳可能流於口號產生後遺,也就更加凸顯加速包括能源稅法、溫室氣體減量法等相關法律立法的重要性與急迫性。也只有在法令規範齊備的情況下,類似中龍鋼鐵擴建案所承諾的減碳額度,也才有明確的法令可資依循與要求。然而,立法院日前休會在即,想要在休會前完成前述二法的立法工作,顯屬經驗上的不可能。但執政的國民黨既然號稱完全執政,完全負責,自不應坐視能源法規的遲遲未能完成立法。更何況在野的民進黨一向也以關懷環境立法為職志,在朝野對此並無歧見的情況下,能源相關法案遲遲未能完成立法,真的只能歸咎於立法院職權行使的怠惰了。因此,即使立院朝野黨團未能趕及在下周休會前完成溫減法等的立法,立院總應給個明確承諾,設定何時才是通過相關法案的良辰吉時,否則可真是立委的失職了。

     除了法令規範,相關的行政配套自然也是關鍵。以台電林口電廠擴建案為例,空口承諾要種百萬棵樹自然要受到質疑,完整的遊戲規則應包括事先取得種樹用地的許可同意,乃至於打算種的是何種樹種,以及種樹的時程是一次種完分年分期都應明列,才能計算出因種樹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否真能與擴建所增加的排放量相抵。

     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種樹並不是唯一法門,其實包括投資推廣節能建築,乃至於闢建自行車道,也不難估算出節能減碳的具體數值。這些配套措施,有賴政府大力推動,甚至也可成為要求有意擴建增碳廠商的另類減碳選項,否則真要一窩蜂種樹,只怕還未必有足夠的空地可以種樹!

造林不是減碳萬靈丹

  • 2008-07-10 中國時報 【關秉宗】

     最近數則新聞報導部分企業欲以造林做為擴大其產能之交換條件,近期國內許多企業亦大力推廣「造林減碳」的活動。一時之間,造林似乎已成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萬靈丹。但此種期待與事實之間卻有相當的差距。

     首先,除非造林木能成為主要之替代能源,否則人造林在二氧化碳排放議題上所能發揮的最大功能不在於減量,而是在減緩其排放進入大氣之速率。因如同其他生物,林木之壽命有限,一旦死亡後便會分解。是以林木所吸存的二氧化碳遲早會釋放進入大氣。

     其次,目前許多宣稱每株林木每年能吸存數公噸,或每年每公頃森林可吸存超過上百公噸二氧化碳的數據,均高估森林淨吸存二氧化碳的能力。若林木能有該等吸存能力,則無須「十年」便可「樹木」。高估的原因可能在於僅考慮到林木淨光合作用的能力,而未考慮到林木會因呼吸作用所需,消耗大部分光合產物,排放二氧化碳。

     由台灣大學實驗林多項長期生長量試驗資料看來,未曾經過撫育經營的人造林每公頃每年平均最多淨吸存十五至二十公噸二氧化碳。農委會林務局近年委託進行的人造林二氧化碳吸存能力研究亦得到類似結論。是以森林淨吸存二氧化碳能力實屬有限。

     然而上述論點並不代表造林無用。畢竟,新植造林是京都議定書中認定目前唯一能有效且長期地減緩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圈的方法。重點在於如何增加單位面積人造林淨吸存能力與延長二氧化碳儲存於林木的時間。前者需積極地經營管理人造林,使其儘可能保持在高淨吸存能力的狀態,而後者則需合理與有效地利用人造林。此可能與一般大眾的直覺相左。關鍵在於若不利用人造林,則林木會逐漸衰老,逐漸喪失淨吸存能力,而死亡後更會釋放二氧化碳。

     若能利用造林木製成家俱或其他產品,並延長其使用年限,便可延緩二氧化碳進入大氣,亦可因此降低對水泥與鋼鐵等耗能物料之需求。人造林利用後所釋放的空間,可再循環地用於建造新森林。是以合理地經營與利用人造林是非常先進環保的作法,京都議定書中特別強調需有效與永續經營森林的原因亦在此。

     此外,許多國家近年來積極地研發與推動以造林木為基質的生質能源。就如同其他生質能源,木質能源具有不會增加二氧化碳淨排放量之優點,亦可避免利用糧食作物做為生質能源之缺點。其實在使用石化燃料前,林木便是人類最主要的能源。目前研發的重點在於如何增加木質能源之種類與提升效率。新一代木質能源開發雖然尚處於初期階段,但其潛力值得重視。

     總之,僅依賴造林絕對無法達到減碳的目標;就算全台灣所有閒置土地拿來造林,可能亦無法抵銷一座火力發電機組或鋼廠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達到真正減碳必須要從節能著手。在國內可用於造林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欲使人造林能發揮減緩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功能,需有整體長遠的經營與利用規畫。

     (作者為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瑞典人的挑戰 邁向2020無油國

油價居高不下、溫室效應升高人類生存危機,節能減碳成為各國的共識。但很少有國家敢像北歐的瑞典一般,公開宣布二○二○年成為「無油國」,現在瑞典正穩步朝這一個目標推進。

瑞典前總理裴森二○○六年喊出「二○二○成為無油國家」口號,他當時認為,替代能源技術的突破、政府給予財稅誘因,以及瑞典在二○一六年將可提供每年一百五十億度替代性能源(台灣核四廠設計每年生產一百五十六億度電)等因素,將使目標順利達成。

瑞典能否達成目標無人能知,不過瑞典在節能減碳上確實走在很多國家前面。瑞典已經在海邊建造風力和水力發電廠,一座大型的風力發電廠預訂二○○九年啟用。

瑞典是北方國家,冬季漫長且寒冷,取暖耗費的能源占總能源消耗的二成四,政府資助各地人民成立「中央鍋爐」,用生質燃料供應附近居民所需的暖氣。

為了鼓勵駕駛人使用再生能源,政府也提供免稅等誘因,希望民眾改用生質酒精或沼氣等能源。二○○五年立法規定,每年賣出三千噸以上油品的加油站,必須提供至少一種再生燃料。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加油站,加油機上貼著「E八五」的標誌,表示賣的是酒精成分百分之八十五的「酒精汽油」。

推廣騎乘腳踏車方面,斯德哥爾摩八十萬人口中,每天有十萬人騎腳踏車上下班,騎乘距離平均約十公里,很多辦公室有淋浴設備,不必擔心騎車上班會汗臭一整天。

在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瑞典的石油能源在全部能源中所占百分比,已從一九七○年代的七成七降到二○○三年的三成二。

【2008/07/09 聯合報】

生質燃料 糧價飆漲幫凶

瑞典想成為無油國,關鍵策略是改用生質燃油。兩年前瑞典政府提出這項政策時,生質燃油被視為明日之星,沒想到兩年來生質燃油副作用開始浮現,讓瑞典的願景面臨挑戰。

為了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減緩地球暖化,各國近年都推廣生質燃油,卻招致助長糧食價格上漲及缺量的批評。在這次G8高峰會上,與會各國和世界銀行都呼籲先進國家調整政策,多種糧食作物幫助窮國民眾。

世銀總裁佐利克七日在八國高峰會演說時呼籲,生質燃料以糧食作物為原料,是糧價高漲幫凶,歐美應檢討生質燃料的政策、補貼和稅負優惠措施,別讓窮人買不起糧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在峰會上提醒先進國家,妥慎處理氣候變遷、糧食價格和經濟發展環環相扣的問題。他呼籲各國政府長期投資農業,並放寬糧食出口管制,特別是基於人道考量。

歐盟宣布將調降生質燃料所占比率的目標。歐盟原先設定,二○二○年前交通油料一成來自生質燃油。

美國去年也立法規定,二○二二年前每年生產三百六十億加侖生質燃料。不過,最近許多研究指出,主要用芥菜籽、玉米、大豆提煉的生質燃料,使得糧食減少、森林遭到破壞,對環境的傷害甚至大於石化燃料。歐洲國家已出現轉向。英國七日表示,生質燃油的推動應放慢腳步,歐洲議會環保委員會也決定把新的生質燃料進程提報議會討論。

【2008/07/09 聯合報】

阿根廷冰川 首見冬季崩塌

阿根廷冰堤崩塌通常發生於夏季,壯闊的場景總是吸引數千名遊客觀賞。圖為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內一處冰堤崩塌的景象。
(歐洲圖片新聞社)

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夏季偶爾可見的「冰堤」崩塌,讓人驚心動魄。不過,今年公園內一片巨大「冰堤」卻在南半球正處冬季的當下開始崩塌,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地球暖化的影響。

冰河沿著河谷而下到匯流處時,如果遇到另一支「水流」,那麼冰河可能會把此一支流的水堵住,進而形成一個湖,冰塊則堆積成為一個「冰堤」,把水包圍起來。不過隨著季節變化、溫度上升,「冰堤」會因融化而無法支撐湖水壓力,終致「崩堤」;當然,如果湖水不斷累積增高,「冰堤」也會因為基底支撐不住而潰堤。

阿根廷「冰川國家公園」內的冰堤向來只在夏天溫度上升時「崩堤」,但今年公園一處六十公尺高的冰堤突然提前崩塌,科學家懷疑是全球暖化惹的禍。

七日開始出現崩裂的冰堤位於國家公園的「摩利諾冰川地區」。「摩利諾冰川」是世界最大的冰川之一,長卅公里,總面積二百七十五平方公里,出口寬度五公里,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東南方二千八百公里處,平均每四年會形成一個冰堤。

摩利諾冰川在二○○四年三月曾發生「冰堤」崩塌,當時因為冰堤所阻擋的湖水不斷增加,龐大的水壓終於在冰堤的底部壓迫出縫隙而突破了冰堤的防線。

當年許多遊客蜂擁而至,除了一睹波瀾壯闊的景象,也擔心隨著地球暖化,「冰堤」崩塌在未來恐成絕響。

去年獲頒諾貝爾獎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召集人帕喬里上周五即已表示,氣候變遷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更快,熱浪和洪水增多,而且「更高的溫度正對冰河和降雪造成深遠的影響」。

【2008/07/09 聯合報】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瑞典大亨被控盜伐雨林 挨罰84億

自由時報20080608[編譯羅彥傑╱綜合巴西聖保羅六日報導〕
巴西官員六日表示,一名和英國首相布朗親近的瑞典商業大亨艾里亞什,麾下的木材公司涉嫌盜伐亞馬遜熱帶雨林,已被裁罰二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約新台幣八十四億元)。

巴西環境部宣布,「Gethal亞馬遜公司」被罰款四億五千萬巴西里拉,理由是這家公司在亞馬遜雨林違法砍伐、運輸與銷售近七十萬立方公尺的木材,相當於二十三萬棵樹木。

四十六歲的艾里亞什來自倫敦商界,外界估計他的身價高達七億九千萬美元(約台幣兩百四十億)。他是Head運動器材公司的老闆,且是英國首相的環保顧問。

艾里亞什也創辦了一個名為「涼爽地球」(Cool Earth)的英國組織,該組織的宗旨是尋找金主收購亞馬遜熱帶雨林,以保護這片熱帶雨林。他在二○○五年買下巴西亞馬遜雨林逾十六萬公頃土地,關閉當地木材工廠並開始造林;但這種作法卻造成工人失業,也讓他蒙受「綠色殖民主義」的指控。

親近艾里亞什的消息人士六日透露,這項調查是為了「政治目的而揮舞民族主義」。Gethal亞馬遜公司絕不接受罰款,且會繼續上訴。

日樣樣節能 高檔馬桶成耗電元凶

自由時報20080626〔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日本是環保節能大國,平均每人能源消耗量只有美國人一半,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速度比其他工業國家都來得慢。然而,日本人雖重視節能減碳,但他們的屁股卻反其道而行。華盛頓郵報二十五日指出,日本家庭的能源消耗量正快速攀升,各種功能齊全的高科技馬桶,正是耗電一大元凶。

日本免治馬桶功能包羅萬象,不但可以溫暖並清洗使用者的屁股、以內建風扇吹散異味、自動發出水流聲來掩蓋令人尷尬的排便或放屁聲,還能播放令人心曠神怡的音樂,「聖母頌」就是許多日本人上大號時愛聽的名曲。

高檔智慧馬桶還能偵測人員進出浴室的情況而自動掀起或蓋上蓋子;許多款式更具有「學習模式」,能記住家中每個成員的便溺時程。日本業者最近還推出可以做健康檢查的高科技馬桶,這種馬桶可以讓你邊上廁所邊量血壓,上完廁所以後還可以做尿液分析。

智慧型馬桶必須隨時處於啟動狀態,這種耗電產品一九八○年以前在日本家庭中幾乎看不到,如今普及率已高達六成八,佔家庭能源消耗量的四%,比洗碗機及乾衣機都耗電。

不過,高檔馬桶所費不貲,豪華款式定價超過台幣十二萬元,電費每個月也會至少多出台幣七十六元。在二○○○年的全國性調查報告顯示,馬桶已成為日本家庭未能有效降低能源使用量的一大主因。

日本人對馬桶的熱愛延燒不退,甚至連「坐著尿尿」也成為愛妻大丈夫新守則。另一份業界報告則指出,日本婦女平均一天小解八次,每次坐馬桶的時間達九十六秒。

太熱只生男 刺背鱷蜥恐絕種

自由時報20080703

〔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從兩億年前存活迄今的古老爬蟲類動物「刺背鱷蜥」(又稱喙頭龍),如今可能因氣候變遷而全都變成雄性,加上在野外找不到異性交配,面臨逐漸滅絕的威脅。

性別由胚胎在蛋階段的溫度所決定

英國泰晤士報二日報導說,有三隻眼睛的刺背鱷蜥,其性別是由胚胎在蛋裡階段的溫度所決定。在溫度維持攝氏二十二.二五度的情況下,蛋只會孵育出公刺背鱷蜥;只有在溫度低於攝氏二十二.一度情況下,才會孵出母蜥。

透過模擬實驗,科學家發現氣候變遷可能會衝擊到刺背鱷蜥目前僅存的地盤,換言之,在目前碩果僅存的兩個刺背鱷蜥物種中,至少有一個會在二○八五年前出現母蜥絕種的情形。

刺背鱷蜥在二億二千五百萬年前演化至今,只剩餘兩個物種,被視為最古老的爬蟲類。牠們的頭頂上有神祕的第三隻眼,能憋氣長達一小時,是晝伏夜出的冷血動物。在鼠類與其他哺乳類隨人類出現紐西蘭以前,刺背鱷蜥散佈於整個紐西蘭,但現在只能在紐西蘭外圍某些島嶼找到其蹤跡。

全球暖化 孵不出母蜥

預料地球均溫將在二○八五年前升高攝氏四度,這足以使所有生存於北兄弟島的刺背鱷蜥其中一個物種Sphenodon guntheri的蛋被孵成公的,在庫克海峽的另一物種Sphenodon punctatus也可能在短期內跟進。

對抗氣候變遷 加拿大體質最佳

自由時報20080706
根據英國一家顧問公司的評比指出,雖然加拿大人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最低,但極區動物仍會受到嚴重影響。圖為加拿大哈德遜灣一處國家公園的北極熊檔案照。(美聯社)

規避風險 移民加國

〔編譯胡立宗╱綜合報導〕英國全球風險顧問公司Maplecroft針對全球168個國家對抗全球氣候變遷的能力發表「氣候變遷風險報告」,加拿大在各項評比中排名第1,是最不受影響的國家,而東非外海的葛摩聯盟,則是最容易受影響的國家。換言之,若要規避未來數十年氣候變遷的風險,加拿大將是最適合移民的國度。

Maplecroft根據「經濟健全度」、「資源與生態」、「貧窮、發展與公衛」、「農業」、「人口、聚落及基礎建設」、「制度、治理及社會資本」等6大指標對各國進行評比。各項指標的滿分為10分,最差為1分;總評10分為最不受影響,1分則是受影響最深。

最不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前10大國家中,除了第9名的烏拉圭外,其餘都是西方先進國家:加拿大掄元,愛爾蘭居次,挪威、丹麥、瑞典和芬蘭等北歐國家緊跟在後,美國則未能擠入前10大,名列11。在最無力抗拒氣候變遷的前10大中,有8個來自非洲,索馬利亞和蒲隆地緊跟在葛摩聯盟之後。最受影響的前20大中,也只有5個不是非洲國家,分別是葉門、阿富汗、海地、巴基斯坦及尼泊爾。

報告作者之一安迪.索爾指出,報告重點並不在預測各國會遭遇到何種天災,而在檢視各國對抗全球氣候變遷的能力,「葛摩聯盟會被列為最差的原因,是因為該國在各項評比的得分都很低」。

葛摩聯盟 受害最深

葛摩聯盟的總評僅1.21分,除了在「農業」、「資源與生態」的表現特別差外,其他項目的表現也乏善可陳,顯示該國應對氣候變遷的能力不足。但弔詭之處在於,葛摩聯盟和排名第9的查德在報告中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國家,代表這2國雖然對氣候變遷的「貢獻度」最低,卻仍須承擔最多的惡果。

加國極區動物仍受害

至於抵抗力最佳的加拿大,報告指出該國能獲得總評8.81的高分,原因在於加國人口稀少、土地廣袤,每人能分配的資源較多,同時農業能力高、經濟健全、發展及公衛問題少,且政府體制完善。但報告也指出,雖然加拿大人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最低,但極區動物仍會受到嚴重影響。

G8峰會排廢氣 須耗30年消化

2008年07月07日蘋果日報

【張翠蘭╱綜合外電報導】今天起在日本北海道登場的8大工業國(Group of Eight,簡稱G8)元首峰會,是以環保為訴求,但根據主辦單位初步估計,這場年度盛會聚集的人潮,以及各國元首搭乘的專機,至少將產生2萬5000噸二氧化碳(CO2),換算下來,得要種2萬5000棵樹,並經過30年後才能抵銷。
今年G8峰會有多達22位國家領袖參加,光在北海道就部署2萬1000名警方維安,同時有5000名全球記者前來採訪,抗議人潮也有5000人。

鼓勵買碳信用額度
日本政府為了抵銷此次會議產生的溫室氣體,在會場的國際媒體中心入口設置環境議題攤位,包括一排標示「我們來抵銷碳排放量吧!」字樣的電腦,輸入參加此會的交通工具及停留天數,便能計算個人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一名新加坡記者,從東京搭飛機到北海道,停留飯店5晚,將產生相當2.72公噸二氧化碳。
主辦單位鼓勵與會者以兩種方式來抵銷二氣化碳排放量,一為購買碳信用額度,資助各國生質能源、水力發電等設備,或是資助北海道及內蒙古的造林計劃。根據官方網站,花7800日圓(約2222元台幣)就能在北海道十勝栽植1棵樹,可在30年後抵銷1公噸二氧化碳。但主辦單位也坦承,「沒有很多人」停下來消除他們的碳足跡。

對抗高油價氣候變遷 歐洲人愈來愈支持核能

  • 2008-07-04 【中央社】

     根據今天發布的歐洲聯盟民調,對使用核能抱持保留態度的民意節節下滑,不過,抱持支持態度的民意也未超過半數。

     根據在今年二、三月份進行的這項調查,約四成四的歐洲人「強烈支持」或「相當支持」使用核能。

     二零零五年進行的前次調查顯示,表達相同看法的民意占三成七。

     支持核能比例攀昇最多的歐盟國家中,義大利居首位,由先前的三成增加至四成三,其後為波蘭、愛爾蘭及希臘。

     在長久以來即為主要核能使用國之一的法國,民意的支持度變動不大,五成二表態支持核能。

     法國總統沙柯吉今天宣布,法國可能興建第二座第三代歐洲壓水式反應器核電廠,宣稱核電是法國對抗能源價格狂飆的不二法門。

     儘管愈來愈多的人支持核能,但仍有高達四成五的人強烈反對,婦女與低教育程度者反對尤烈。

     在歐盟二十七國中,核能支持率過半的國家僅有十國。

     最反對核能的國家為奧地利、希臘和賽普勒斯。

     調查將核能的支持度攀升歸功於大眾愈來愈關注對抗氣候變遷。

     這項在歐盟二十七國進行的民調,計訪查了二萬六千七百四十六人。

美猶他州公務員周休3天 南韓節能下猛藥 直接設限

  • 2008-07-05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因應油價高漲,為達節能目的及替開車通勤族省油錢,美國猶他州政府首開各州先例,宣佈該州政府員工每天工作10小時、每周上班4天的新措施。

     猶他州州長杭茲曼頒布這項周一到周四每周工作4天的新令後,將有1.7萬名政府行政部門員工受到影響,不過警察、獄警、法院或公立大學職員則仍維持每周5天工作制。

     許多實施每周工作4天的政府部門,往後每天辦公時間提早至上午7點並延長到下午6點,一般民眾可於上班前下班後前往洽公,而政府也鼓勵民眾利用網路辦理更換汽車牌照等項目。

     這項節能新政實施後,猶他州大多數公家機關周五就停止服務;有些父母基於往後工作時數延長,也得重新安排托兒時間;巴士及通勤火車時刻表勢必重新調整。 儘管更改工作時制為民眾帶來不便,但州長女發言人羅斯基里表示,政府1,000棟辦公大樓以後每周五關閉照明及空調設備之後,可替每年編列的110億州政府預算省下300萬美元,此外也可節省政府官員座車的油費。據猶他州環境品質部估計,實施每周4天工作制後,單單6棟政府大樓員工就可省下超過30萬美元通勤油錢。

     每周少上1天班還有益環保。行政服務部門主管胡德說,「我們認為可以減少約3,000公噸的二氧化碳或臭氧,對改善空氣汙染也有幫助。」

     全球經濟放緩,加上國際原油屢創天價,美國汽油漲至每加侖4美元的歷史高點,美國各州無不展開節能大作戰,包括擴大遠距離辦公及縮減每周工時等。猶他州政府將對此周休3日新制效果進行1年評估後,再決定是否擴大到其他非政府部門。

 

南韓節能下猛藥 直接設限

  • 2008-07-07 工商時報 【陳穎柔╱綜合外電報導】

     南韓政府為減少該國能源消耗量,於周日宣布將分階段實施節能計畫,以免油價飆漲使南韓遭逢嚴重經濟危機,並以減少原油消耗1成為目標,預估全年因此省下122億美元的支出。這是南韓1988年以來首度對國內能源消耗直接設限。

     南韓政府公布的第一波能源設限措施包括要求公家機關名下汽車隔日行駛、使政府名下大樓平均室溫上升、規範公共設施內電力使用(如限制電梯搭乘),旨在讓南韓公部門能源需求量減少1成。南韓在1988年辦夏季奧運,比賽期間,在首爾實施一些交通運輸限制措施。

     南韓國務總理韓升洙在記者會上補充說,一旦油價進一步走揚,將實施更嚴格措施。韓升洙表示,即便是產油國,都在努力節省能源成本,南韓更需要加倍努力,這關乎生存。

     南韓公部門能源消耗量占南韓全國能源消耗量的比例不到4%,因此有人認為前述措施是象徵性的,效果有限。但政府官員指出,下一階段將針對民間部門設限,南韓財長姜萬洙在記者會上表示,下一階段措施的實施將等到杜拜原油價格達到每桶170美元

     南韓係依據杜拜原油價格為節能階段計畫的指標,每桶150美元為第一階段,170美元是下一階段。上周最後交易日杜拜原油價格收在每桶140.55美元,等於是提前實施第一階段的措施。

     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南韓是全球第五大原油消耗國,該國總理韓升洙表示,肇因油價上漲逾1倍,南韓今年原油進口值預估是1,112億美元,遠勝去年的603億美元。

     高油價使得南韓6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5.5%,寫下該國將近10年來最大單月增幅。通膨趨於嚴重導致原本是拚經濟立場的李明博政府,轉而將其經濟政策首要任務設定為抑制通膨

     上周三,南韓財長姜萬洙宣布下修該國今年經濟成長目標,從3月預估的6%下修至4.7%,並將該國今年通膨率預估值上修至4.5%,與去年預估的2.5%與今年3月預估的3.3%有相當差距。

     南韓央行上周二宣布將該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從4.7%下修至4.6%,並轉而預測該國今年通膨率為4.8%。

 

美國慶日長假 高油價改變美國人旅遊方式

  • 2008-07-04 【中央社】

     明天是美國獨立建國紀念日,連續三天長假,受到油價高漲,普通汽油價格每加侖超過四美元,出門旅遊人數出現十年來首度下滑;不過,初估全美依舊有四千多萬人上路旅遊,鐵公路及空中交通今晚起出現擁擠現象,大紐約地區三大機場也是人滿為患。

     根據美國AAA汽車俱樂部統計,未來三天假期,全美共有四千零四十五萬人,計劃離家五十英里以外旅遊,比去年下滑一點三個百分點,也是十年來首度出現下跌。

     統計指出,百分之八十五出門旅遊者以汽車做為首選交通工具,比去年下滑一點二個百分點,仍高於鐵路及空中交通比重。

     全美普通汽油平均每加侖已經漲到四點一美元,比國殤日時又高出百分之十六,比去年同期,更已漲了一點一三美元。美國官方預測八月份還將繼續漲到每加侖四點一五美元。

     高油價雖然還未明顯改變美國人生活習慣,但一項非正式統計顯示,六成六美國人因高油價改變旅遊計劃,百分之五十七的人取消或縮短旅遊天數、距離,只有百分之十維持不變。

     Travelzoo.com網站調查,連續三天假期,將吸引四千四百萬人出門旅遊。非屬長程旅遊的區域間旅行計劃比重增加,而三至四小時內的短程旅遊,也是較節省成本的選擇。

     儘管公路旅遊是首選,但AAA汽車俱樂部調查,未來三天,依舊有四百五十四萬人搭飛機旅行,比去年同期下滑百分之二點三。今天下午及週日是各大機場最忙碌的時刻。

     另據航空運輸協會(ATA)預測,今夏航空公司將輸運旅客達兩億一千一百五十萬人次,比去年同期的兩億一千四百萬人次下降一些。

先進八國地球暖化對策 日本排名跌至第五

  • 2008-07-04 【中央社】

     日本將於七日至九日在北海道洞爺湖主辦第三十四屆八大先進國高峰會議,地球暖化對策是最主要的議題,身為地主國的日本期待扮演主導角色,然而,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會(WWF)發表的最新評價卻指出,日本在八國暖化對策的排名由去年的第四名跌至第五名。

     這個全球自然保護團體三日發表題為「氣候成績表」的報告,對八大先進國的地球暖化對策進行評價並加以排名,日本以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增加等理由排名被降低一位而跌至第五名。

     WWF針對八大先進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使用在經濟活動的效率等十二項目進行比較後排列名次,贏得最高評價的是英國,接著依次是法國、德國和義大利,日本排名第五,美國則是和去年相同敬陪末座。

     報告雖對日本的能源使用在經濟活動的效率給予很高的評價,但是以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增無減等為理由,降低日本的排名。

     報告中強調八大先進國對防止地球暖化具有極為重大的責任,要求率先加強對策以改善這個全球面臨的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