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 星期二

京都議定書 炒紅碳基金

中國時報 2008.04.03 
吳俊陵

     「廢氣黃金」!碳基金成為超人氣火紅金融商品,連呼吸的二氧化碳也能換成白花花的銀子。

     根據二○○五年生效的京都議定書,強制規定各國及歐盟必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由於己開發國家會面臨嚴厲減碳限制,而新興中國家和中國大陸、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則在減碳量上較有彈性保障,因此,國際碳交易基金也由此應運而生。

     透過碳基金先集結眾資,以較低成本和設備、植林或改善能源方式,協助碳排放量大的開發中國家降低二氧化碳生產,再把所降低的排碳額度賣予無法降低碳排放量的己開發國家,以賺取差價,牟取互利。

     目前國際有十多檔碳基金發行,但國內尚未放行投資

CO2的爭議

中國時報 2008.04.11 
CO2的爭議
柳中明

     新一輪的氣候談判已在展開,關鍵問題仍是:世界各國是否容許廿一世紀末的全球氣溫高過工業革命前攝氏二度以上。

     歐盟堅持CO2的極限,英國經濟學者史登爵士特別在二○○六年十月完成一份五百七十九頁的報告,來說明不同增溫幅度下的影響,以及全球立即合作抑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重要性。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二○○七年評估報告,則將不同幅度增溫對全球水資源、生態系統、糧食、海岸、健康的影響,詳細整理歸納。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幾乎可確定是衝擊遠大於任何可能的利益。

     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已增溫○.七四度,設若全球維持目前的溫室氣體濃度,世紀末就將增溫達一.三四度。顯然,隨著全球人口持續增加,以及人類追求經濟成長的狂熱,世紀末溫室氣體濃度將遠高於現況,全球增溫可能超乎想像。歐盟所堅持的CO2極限,或許很難達到,但確實是為拯救下一代人類免於遭受更嚴重生存威脅,所當積極努力的目標

     按照歐盟的規劃,二○五○年時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較一九九○年減少五○%,所以提出先進國需承擔大幅減量的責任,提議在二○五○年時較一九九○年減少六○%至八○%。英國、德國、澳洲等,都已先後承諾。即使是未認可「京都議定書」的美國,其參議院將在六月討論通過的「氣候安全法」,就以二○一二年為排放高峰年,然後持續減量,在二○五○年將達到二○一二年的三○%,估計將約是一九九○年排放量的四○%。當然,布希政府目前並未承諾,但並非美國尚未準備好。

     馬英九準總統提出二○五○年回到二○○○年的排放水準,乃屬開發中國家中最早願意承諾減量者之一,實屬難得。而若按先進國發展規律,經濟成長需伴隨能源效率提升,長期穩定地抑制二氧化碳排放,將有利於產業調整,讓高耗能與高耗資源產業在全國國民生產毛額中的貢獻比例,緩緩下降。

     小於CO2的期望,歐盟認為以現有與將發展成功科技,應不難達成。但是,開發中國家普遍不願承諾,原因在於各國都尚未達已開發國的經濟規模,卻要承擔過去已開發國的暖化責任。目前,全球積極發展中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以及各先進國所設置的氣候基金,正協助開發中國家取得最新科技,並設置氣候適應行動方案等,這些都是為了展現已開發國家的誠意。

     近日,日本提出「部門減量」計畫,建議各國的減量承諾由其國內各部門決定,其總和就是該國所要承諾的減量幅度,如此就非是由國際談判規範之。這其實是「志願減量」的版本,乃是期望開發中國家開始承諾參與減量,也似符合「承擔共同但程度不同的責任」的精神。但是,是否也同時表示部分已開發國家放棄CO2的承諾,這使得許多開發中國家躊躇不前。

     由於明年底氣候談判必須要有結果,可確定是結論必定是非常複雜,才可能同時讓所有開發程度不同的國家,都一道承擔責任,而CO2的期望,勢將面臨考驗。

     (作者為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甲烷冰→天然氣 日本新能源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

日本在加拿大西北部北極永凍土層進行實驗,結果成功地從俗稱「甲烷冰」、可作燃料的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中採得工業級數量的天然氣,日本將此種技術運用於本國,將可大幅降低能源成本,但環保人士憂心,燃燒甲烷排放的二氧化碳會加深溫室效應。

倫敦泰晤士報報導,這家由日本政府資助的鑽探公司一連六天,從北極永凍土層取出大量甲烷。對於99.7%的能源仰賴進口的日本而言,此舉將重塑該國經濟,以及日本與其他國家間的經貿關係,因為日本沿岸蘊藏有大量甲烷冰。

日本深知甲烷價值高,不惜重金研究相關技術。獨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費時超過一年,以加拿大西北部凍土地帶開採的甲烷冰做實驗。JOG-MEC表示,類似實驗明年初將在日本沿岸海面下甲烷冰礦藏地區進行,並在數年內開始商業生產。

日本一直以為其國土沒有任何能源礦藏,但最近幾年,該國沿岸的大陸棚也發現大量的甲烷冰,蘊藏量之大居全球前三名,可使用100年。日本經濟產業省於2007年宣稱,該國東部海岸甲烷冰蘊藏量超過1.1兆立方公尺,相當於日本14年的天然氣用量。學術研究更估計,日本周圍的甲烷冰含量達7.4兆立方公尺。

這次開採成果令日本政府大感興奮,計畫制訂於海床開採甲烷冰的方針,並訂立技術授權規範,讓中國大陸、南韓等有甲烷冰礦藏的國家也能取得開採技術,以開發這種燃料。

然而,環保人士對於日本大量開採甲烷冰感到驚恐不已。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不但燃燒後產生二氧化碳,其本身造成地球暖化的能力更勝過二氧化碳。專家亦擔心,開採甲烷的過程將造成海洋生態的浩劫。

對於燃料幾近完全依賴進口的日本政府而言,甲烷冰蘊藏足以供應工業用途,且降低對外國能源的依賴。日方始終擔心,印尼、澳洲等能源供應國一旦削減出口額度或抬高售價,可能重創日本經濟。

因此,日本對於全球各種能源鑽探計畫興致勃勃,並出錢出力。日方曾有意參與庫頁島和伊朗的石油鑽探計畫,卻因政治及外交力量介入而不了了之。

【2008/04/16 聯合報】

中國 頭號CO2排放國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美國加州大學一項研究顯示,中國早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國,除非中國大幅改變能源政策,中國增加的排放量將是京都議定書減排協議的好幾倍。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柏克萊加大研究人員歐夫翰默這份報告將在5月號「環境經濟與管理期刊」發表,研究指出,中國的空汙被大幅低估,可能在2006到07年間已超越美國,但確切時間並無法確定。

這項評估是根據中國環境保護部30個省份的個別汙染排放資料,而非全國資料。歐夫翰默解釋說,個別資料的錯誤比較容易發現。

聯合國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估計2004年到201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成長率為2.5%到5%,但歐夫翰默指出,這項數據至少低估了四倍,加大的研究是中國排放至少成長11%。

保守估計到2010年,中國的碳排放將比2000年水準高出6億噸,使已發開國家在京都議定書下承諾的1億1600噸的減排量相形見絀。但若以每人平均排放量來看,美國人仍然是中國人的五至六倍。

關心環境變遷的人士都同意,中國的排放量是一大環境問題,中國也認知到減排的重要。據中新社報導,中國環境保護部14日發布第一批環保國家標準,對煤礦高濃度瓦斯提出「禁止排放」的強制要求,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強制措施。中國另外公布四套環保標準,涉及煤礦瓦斯、生活垃圾、工業農藥、汽車排放等。

歐夫翰默指出,他所估計的中國排放量增加幅度雖然驚人,但光是指責中國也沒用,因為中國正在努力讓人民擺脫貧窮,顯然需要幫助。唯一的解決之道是西方提供大量技術和經費支援,而且未來的全球氣候變遷協議必須把中國也列入。

【2008/04/15 聯合晚報】

汽車拚環保 美國車廠輸慘慘

根據我們的標準,Honda是2007年最環保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其次是豐田 (Toyota)、現代起亞 (Hyundai Kia)、大眾 (Volkswagen)和日產 (Nissan)。排在最後的是:福特汽車 (Ford Motor)、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和戴姆勒克萊斯勒 (DaimlerChrysler)(按順序排列)。

【富比世/Brian Wingfield】

Honda。富比世/提供
要做到環保可能並不容易,但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已別無選擇。除了受困於不斷下降的銷售額以及利潤上過度依賴非常耗油的卡車和 SUV(運動型多功能車)外,他們如今還面臨著一項新的法令,即要求在2020年之前使美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提高40%。

如果想在與國外對手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他們還有大量艱鉅的工作要做。根據我們的標準,Honda是2007年最環保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其次是豐田 (Toyota)、現代起亞 (Hyundai Kia)、福斯 (Volkswagen)和日產 (Nissan)。排在最後的是:福特汽車 (Ford Motor)、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和戴姆勒克萊斯勒 (DaimlerChrysler)(按順序排列)。

照片集

為了評選出最環保的汽車製造商,我們對在2007年美國所有新車銷量中佔了95%的8家企業進行了分析。以美國環境保護署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的資料為基礎,我們的排名考慮了每個製造商2007車型年汽車的全系列產品「實際」燃油經濟性,以及每個製造商符合環保署低碳和尾氣排放「SmartWay」標準的汽車百分比。

表現最突出的製造商擁有高效能的產品系列,當然還有支撐其環保型汽車的技術。Honda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有一半以上獲得了環保署「SmartWay」認證標誌。Honda、豐田和現代起亞的實際平均燃油經濟性都接近了每加侖23英哩。就連2007年沒有在美國推出一款全新混合動力電動或替代燃料型汽車的大眾也憑藉其產品系列的整體效能打敗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

我們的排名反映了底特律對混合燃料汽車的巨大投資,這種汽車可用由汽油和乙醇或其他生物燃料組成的混合燃料作動力。去年,通用汽車在美國售出了589,000輛混合燃料汽車,其中還不包括重型卡車。Ward's Auto 的銷量資料顯示,這約佔通用汽車2007年總銷量的15%。福特277,000輛混合燃料汽車的銷量佔其2007年總銷量的11%。克萊斯勒2007年售出了近149,000輛混合燃料汽車,該公司於2007年8月正式從德國戴姆勒公司 (Daimler AG) 剝離。

問題是,這還不夠。混合燃料汽車只有使用替代燃料才能夠實現環保,而整個美國大約只有1,200家加油站提供 E85 汽油/乙醇混合型燃料。與之相比,最環保的汽車製造商正在美國大量銷售其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去年,豐田在美國銷售了181,221輛普銳斯 (Prius) 混合動力汽車。2007年,美國消費者購買了近36,000輛Honda混合動力汽車。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國內汽車製造商未參與到這場革新中來,去年福特在美國銷售了25,000多部混合動力汽車,他們只是沒有像外國同行那樣專注於這一領域。

儘管步伐有點緩慢,但是他們正逐漸變得更加環保。通用汽車計畫在2008年年底前推出8款混合動力汽車,而去年只推出了5款。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都將推出混合動力運動型多功能車。福特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正試圖透過與公用事業公司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合作來實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商業化。

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也正在努力促成一項議案,該議案將建立一個基於市場的體系來限製二氧化碳污染。所有這3家汽車製造商都已經加入了美國氣候行動夥伴 (U.S. Climate Action Partnership) 組織,這是一個由希望這樣一種「總量管製與排放交易」(cap-and-trade) 製度能夠得以強製實施的工業與環保團體組成的聯盟。

聽起來奇怪嗎?一點也不。最受歡迎的總量管製與排放交易議案由 Sens. Joe Lieberman、I-Conn. 和 John Warner (R-Va.) 提出,目前正在評估中,該議案若能透過,2050年之前將為汽車業提供多達2500億美元資金,用於激勵開發「先進技術」汽車。

毫無疑問,所有大型汽車製造商都將會把目光投向上月公佈的新「X-Prize」上,該獎項為能夠設計出100英哩/加侖的汽車並將其推出市場的汽車製造商提供1000萬美元獎勵。截至目前,已經有60個團隊參與到了這項競賽中,其中包括 Tesla Motors 和 Motive Industries。無論是來自美國國內還是國外的大型製造商都已經報名參與了這項競賽。

或許他們應該這樣做。美國環保協會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主席 Fred Krupp 表示:「我認為當 CAFÉ(燃料經濟性標準)計畫結束時,那些決定對遵從 CAFÉ 無動於衷的汽車製造商將會被市場淘汰。」

全球最環保汽車公司
排名
公司
簡介
1
Honda
(圖)
「實際」燃油經濟性:22.9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52%
2
「實際」燃油經濟性:22.8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1%
3
「實際」燃油經濟性:22.7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5%
4
「實際」燃油經濟性:21.4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9%
5
「實際」燃油經濟性:20.6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29%
資料來源:富比世,製表:許惠雯

原文:Forbes.com The Greenest Automakers

【2008-04-04 富比世】

2008年4月28日 星期一

《社會》台灣帳單用紙,需年砍百萬棵樹

2008/04/20
【時報-台北電】

    台灣民眾擁有三千六百萬張信用卡、二千三百萬個行動電話門號,四百五十萬戶訂購有線電視收視服務,再加上水費、電費、瓦斯費,台灣一年要砍多少樹木,印製這些帳單?根據花旗銀行統計,單單信用卡帳單一年就得消耗二十五萬棵樹,加上其他帳單,台灣一年可能得砍掉上百萬棵樹。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根據銀行業者透露,帳單的印製與寄送成本,一封要八到十元,實體帳單製作過程,不僅會消耗原木等地球資源,郵局運送過程,也得消耗油料等,等於是雙重的不環保。

暖化危機 莫忘地球日草根參與精神

愛的呼喚 2008地球日專題系列一(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十九日電)四月二十二日為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變遷」,呼籲所有地球公民重視節能減碳議題。不過,在台灣,「地球日」與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慶活動似乎沒兩樣──「只有一天」。許多民眾不知道,地球日真正的意義在於「草根參與」,公民有權要求政府更重視我們居住的環境。

對世界上許多關心環保的人士來說,四月二十二日是現代環境運動起源的年度紀念日,也是環保人士第一次找到對國家機器施壓正確方法的日子。

1970年代的美國,由於沒有任何管制標準,資本家大肆生產,任由濃煙、有毒廢水及金屬污泥排放、棄置,豐厚的利潤使資本家們對法律制裁與負面評論無所畏懼。但環境的惡化,促使對美國各地關心環境保護人士發動串連、對抗。   在蓋洛.尼爾森(Gaylrod Nelson)及丹尼斯.海斯(Danes Hess)居間串連、協調下,1970年四月二十二日發動「地球日」活動,兩千萬人美國人走上街頭,向政府要求「健康且可持續的環境」,表達自己的期望。美國各地的環保人士也各自就在地的環保議題,如排放污染的工廠、高速公路的開發、野生動物的消失等議題向有關單位施壓。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董景生指出,「地球日」活動由公民自覺、草根參與出發,卻在政治上獲得重大成果,促成美國政府成立環境保護署,國會也快速通過乾淨空氣、乾淨水與保護瀕臨絕種物種法案。  「地球日」活動在1990年成功推行到全球,1990四月二十二日,全球有一百四十一個國家、兩億人口串連參與,共同關注資源回收問題;1992年聯合國舉辦「地球高峰會」;2000年地球日將焦點放在溫室效應及推動乾淨能源上,利用網際網路,全世界有一百八十四個國家、超過五千個環保團體、數億人口自主發動相關活動,並在網上互動交流。

因應地球暖化,今年地球日的主題是「氣候變遷」,重頭戲是「天空請願書(SKY PETITION)」。

天空請願書的內容訴求包括:政府應停止興建所有燃煤電廠,並逐步汰換;使用再生能源;減少耗用百分之五十石化能源;保障中低階層不因解決氣候危機承受不公正代價;以2030為目標,汰換百分之三十燃媒電廠、水電燃料供應至少百分之三十來自再生能源、新建物達碳零排放。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說,「天空請願書」更重要的是─要求簽署者將請願書寄給各自選區的國會議員,「將我們想要的,告訴當權者並促成改變」,這才是地球日真正的精神。

台灣在1989年將「地球日」活動引進台灣,多年來環保團體每年都在地球日前後,自主發起多項不同主題的環保運動,但在政治上達成的成就卻乏善可陳,如要求政府以法令、政策改變高耗能、高耗水產業結構,多年來都無法達成預期目標。

在地球日來臨前夕,民眾除了參加各式各樣的地球日活動外,誠如環保人士所言,還要堅持不讓「地球日」只成為一天的紀念日,更不要忘記「草根參與、促成改變」的地球日精神。970419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力抗全球暖化 就是要綠建築

中國時報 2008.03.25 
閻紀宇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阻全球暖化趨勢的最佳策略是什麼?加拿大、美國、墨西哥3國產官學界組成的「環境合作協會」(CEC)發布一項研究報告指出:成本最低、速度最快、成效最大的方法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

     加、美、墨3國的住宅、辦公大樓與其他建築,每年排放二氧化碳多達22億噸,約占全體排放量35%,無疑是溫室效應一大禍首。如果能大量興建能源運用效率高的新建築,並提高舊建築的絕熱與窗戶系統,到2030年時,1年可少排放17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美國運輸業2000年一整年的排放量。

     CEC執行長瓦斯奎斯指出,綠建築所需的科技工具都已發展成熟,是對抗全球暖化的不二法門。但各國政府與民間對綠建築顯然還不夠重視,美國每年興建的商業大樓只有2%符合綠建築標準,住宅更只有0.3%

塑膠瓶變燃油 大崎國小推動回收

民雄鄉大崎國小推動回收保特瓶等塑膠瓶,民間提供機械設備,請學生們努力收集PP、PE、PS三類的塑膠瓶,昨天當場展示塑膠瓶碎料,神奇的轉製成燃油,現場還有家長宣導回收塑膠瓶對環保的重要性。

大崎國小老師黃宗仁表示,民間開發的油化裝置可將塑膠類製品,還原成原來的石油,所生成的油可充當鍋爐或發電機的燃料,且將塑膠廢棄物回收、油化,對減碳有很大貢獻。

昨天學校特別集合全校師生到大禮堂,擺設裂解爐等將塑膠油化的簡易設備,校方請學生們收集、回收保特瓶等塑膠瓶,剪成碎片後,一起丟進機具內,開始「塑膠變石油」的奇特魔術,約半小時過後,容器逐漸滴出石油,估計500克的廢塑膠,可生成400克再生油。

黃宗仁說,這套設備可利用任何種類的廢塑膠,但製造過程發現有的種類產生氣味較難聞,因此初步只收集PP、PE、PS三類的塑膠瓶。目前有不少國外大學都利用類似設備,製成再生油供除草機等校園機械使用。

從事回收業的家長戴阿雙也向學生們宣導,廢塑膠對汙染很嚴重,請學生們努力回收塑膠瓶,一起為大地和家鄉做環保。

【2008/04/11 聯合報】

增設風力發電機 後龍代表會反對

 

德商英華威集團在後龍鎮後龍溪南岸各里設置21組風力發電機,並籌備在北岸增設29組,鎮民代表黃秀珍認為風力發電機噪音困擾鄰近居民,昨天在代表會提案反對增設,會中,也有代表支持風力發電機,最後黃的提案仍獲通過。

英華威副總王雲怡昨天獲悉,無奈地表示,風力發電非常環保,英華威在後龍投資設風力發電機,民眾反映的各項問題,他們都逐一解決,也重視睦鄰,去年初在後龍、竹南兩地民調,民眾滿意度達60%,不滿意僅9%,贊成擴建風場的也過半,公司才規劃擴建,仍出現反對聲,她真不知該說什麼,公司會鄭重考慮要不要繼續在後龍設置風機。

黃秀珍昨天在代表會提出連署書並提案,反對英華威集團的龍威、苗威風力發電公司在後龍繼續設置風力發電機組。黃秀珍說,中和、南港等里近年來設置風機後,鄰近居民飽受噪音之苦,這次對方還要在外埔、海埔、灣寶、海寶等里,但說明會刻意低調舉辦,許多里長、代表都不知情,她堅決反對增設。

代表朱秋隆持不同看法,認為風力發電機設置點偏僻,鄰近住戶也少,目前全球推動減碳,風力發電應是最環保,且風力發電機為地方帶來觀光價值,如一味反對,以後可能沒人敢來投資。

【2008/04/18 聯合報】

蘆竹、大園 台塑造林20公頃

台塑集團今年將投入逾2億元進行海岸造林計畫,桃園縣擇定鄰近蘆竹鄉南亞錦興廠的蘆竹鄉海湖村和大園鄉海口、沙崙村,面積逾20公頃,台塑造林小組和林務局溝通後即可進行。

南亞錦興廠管理課承辦員蔡文添說,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很早就有提撥部分盈餘在海岸造林的構想,因為工廠排放一氧化碳的量大,企業有義務為地球環保盡分心力,台塑今年將投入逾2億元進行海岸造林計畫,往後逐年擴大造林範圍,今年先選擇鄰近工廠地區,桃園縣為蘆竹和大園兩鄉。

他說,台塑集團為執行海岸造林計畫特別成立造林小組,對樹種、植栽方法、維護都由學者專家組成,目前先請鄉鎮提報建議需要造林區域,造林小組和林務局溝通後即可進行;「以王永慶凡事要求完美的處事態度,台塑集團首次大規模的海岸造林計畫,承辦人員都感受到壓力。」

蘆竹鄉和大園鄉提報的海岸造林區域,蘆竹鄉以西濱公路旁的海湖村海岸,大園鄉為海口村和沙崙村海岸;大園鄉長張建隆說,林務局已同意竹圍漁港周邊多處林地解編,加上充滿休閒風的娛樂漁船碼頭啟用,漁港旅客服務中心周邊優先造林美化,絕對可帶動地方發展。

【2008/03/25 聯合報】

2008年4月18日 星期五

9個小動作 減碳環保愛台灣


四二二地球日即將來臨,暖化卻日益嚴重,數據顯示,全球每人每年平均排碳量五噸,台灣每人每年卻排碳高達十二噸。為減碳抗暖化,佛教團體近日不約而同推出相關活動,合力推動環保。

慈濟昨天發起「疼惜大地,力行減碳三三三」行動,呼籲民眾力行九種減碳生活方式,飲食方面包括吃素少肉、吃低碳里程食物、不浪費,節能方面包括少開車、多騎單車或搭大眾運輸系統,以及省水省電、節紙,少消費部分則建議不追求流行、延續物命、不使用一次性物品。

慈濟表示,這九種方式濃縮了慈濟志工多年來力行減碳的經驗,每一方式雖都是小小動作,集合眾人之力卻能造成巨大效應,以不浪費食物為例,台灣一天廚餘高達一千五百噸,全民若能更愛物惜物,必能延緩暖化、糧荒危機。

味全集團董事長魏應充也出席分享減碳心得,五十四歲的味全集團為落實減碳,積極推動省電、隨身帶環保餐具及手帕等措施,結果發現下班後拔掉電腦插頭,最多可省百分之二十的電,半年累計減碳兩千五百公噸,節能兩年更讓公司省了九百萬元,一舉多得。

會中也邀請中央研究院氣候變遷所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談暖化危機,劉紹臣指出,研究顯示,廿世紀全球增溫零點六度,台灣卻增溫一點一度,將近兩倍,廿一世紀預測增溫為一點八度至四度,恐造成旱災缺水、數十物種滅絕等危機,台灣有必要更謹慎面對。

面對暖化危機,將於五月八日舉辦第四屆國際素食博覽會的佛光山,也由人間福報協辦,從四月十二日至五月底每周六推出「環保、生機、抗暖化」系列講座,講者包括「鹽寮淨土」創始人區紀復、消基會創辦人柴松林等十人,主題廣含「地球暖化與人類飲食」、「從水看環保與生機」等,預約電話可洽(○二)八七八七七八二八轉四七。

長年推動心靈環保、生活環保、禮儀環保、自然環保的法鼓山,提倡、力行減碳也已多年,這次更在五月十日慶祝浴佛節當天,邀請民眾認養農禪寺近日栽植的兩千多棵新樹,同為環保努力。法鼓山表示,民眾必須體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尊重環境。

【2008/04/18 聯合報】

護農吃在地》環團:國宴請公布食物里程

漢來飯店宣布,五二○總統就職國宴,食材將以在地、當季為主。環保團體昨天表示,這種安排符合全球「吃在地、吃當季」風潮,但更要求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應公布國宴的食物里程,並宣示「吃在地、吃當季、支持本土農民」的決心。

全球暖化加上缺糧危機,一個小小的食物選擇也成為抗暖化的關鍵。環保團體表示,「吃在地、吃當季」強調的是減少食物運送即可減少包括交通運輸、冷藏、包裝製造的二氧化碳及汙染。新總統的就職國宴就是一個最佳宣示吃在地、吃當季的時機。

國外統計,運送葡萄從智利到美國的雜貨店,至少要長途跋涉六千多哩。英國統計,用進口食材做一餐飯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是用本地食材的六百五十倍。全球貿易化之後,美國農業部統計,食物旅程比廿年前又多了百分之廿五。美英都發起不要吃百哩外的食物。

環品會董事長劉銘龍表示,國宴中如能同時推動「低碳飲食、用吃來保護環境」的觀念,這場國宴會格外有意義。國宴中不只食材,酒水都應優先採用國產品,這對農民來說也是一大鼓舞。

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說,缺糧危機也是國安問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四成,政府還在以補貼方式鼓勵農田休耕。台灣農地不應過度商業化,應實質鼓勵農民種植以提高糧食的自給率。

環保團體明天將在台北土城舊彈藥庫舉行「彈藥Cool市集音樂會」,「快樂憨農夫」將準備新鮮、無農藥的有機花草茶、青菜,請大家支持在地農產品。

閱報秘書》食物里程 food miles

食物里程是指食物從生產地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運送距離。同樣吃一顆蘋果,如果你選擇從千里而來,經過飛機、火車、貨車的長途運送到你家附近超市的蘋果,所製造的碳足跡,遠大於你吃一顆附近農民所種的蘋果。

愈來愈多人響應「吃在地、吃當季」,因為吃在地食物就可以減少食物長程傳送所排放的汙染,吃當季則可以減少過季食物為了保鮮所需的冷藏耗能。

【2008/04/18 聯合報】

嘴巴救地球》肉食排碳量 素食的三倍

環保團體今天將成立「蔬食抗暖化聯盟」,鼓勵民眾多吃素、少吃肉,減少排放二氧化碳、也減少飼養動物所消耗的穀物。

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生產一公斤牛肉會產生卅六點四公斤的二氧化碳。一個以肉食為主的人,平均一年因飲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約一千五百公斤,以素食為主的人產生四百卅公斤,約三倍。

環保團體表示,少吃肉也可以紓解缺糧的危機。生產一公斤牛肉要投入八公斤穀物、生產一公斤豬肉則需三公斤穀物飼料。如果減少吃肉,就能減少穀物飼料的消耗。

環保媽媽基金會董事長周春娣說,用吃來支持本地有機農產品,也可以鼓勵農民用無毒的方式生產。基金會從民國七十九年就推動與產地結盟的「無毒的家」,透過集體採購支持有機農民、也讓媽媽們買得安心。

周春娣以台東環保媽媽經營的「慈濟有機園區」為例,當地環保媽媽以完全無農藥方式種植釋迦,讓其他農民備受壓力,紛紛改種有機農產品。

【2008/04/18 聯合報】

說做各一套》減碳誓言 言猶在耳…

去年底環保署、外交部、台電等一行人浩浩蕩蕩參加峇里島氣候會議,回國後環保署還宣布成立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展現減碳決心。沒想到熱鬧過了沒多久,大林電廠就提出會暴增空汙、二氧化碳的燃煤機組更新計畫。嘴巴說要減量,行動卻加速往增量的方向前進。

我國二氧化碳人均排放已是亞洲第一、高雄更拿下世界第一。許多重點工業甚至已造成當地空氣汙染、水資源排擠的危機。

原因就出在政府至今迷信石化、鋼鐵、水泥、造紙等高耗能、高汙染的能源密集產業,以為可以促進經濟,事實卻是把汙染留給大地、人民來承受。而環境一旦被破壞,要回復又談何容易。

如今全球都在提倡節能省電,試問我們又做了多少?政府不積極推動節電,能源部門的電力供需規畫也常遭質疑過度誇大,導致投資過量、浪費資源。談了多年的風力、水力、太陽能等較清潔的發電方式,國外已日益進步,我們至今卻一直停留在只聞樓梯響。

當全球都在追求綠色產業,城市競爭也從經濟開發轉為環保競賽。如今新政府給予民眾拚經濟、拚觀光、拚永續的願景,期待未來新政府能提出有別於民進黨的新經濟開發思維。畢竟沒有好的環境,又那能吸引資金及人才、又如何能讓人想來台灣觀光?

【2008/04/15 聯合報】
 
環評審查大林電廠 燃煤機組砍半
環保署昨召開大林火力發電廠環評初審會,有地球公民協會成員到場演行動劇,反對台電大林廠擴建。
記者鄭瓊中╱攝影

正當全球掀起反燃煤電廠聲浪,台電卻提出將高雄大林電廠舊機組淘汰,全數改換成燃煤機組,將使高雄市的懸浮微粒暴增三倍、二氧化碳人均排放增加七噸。由於昨天高市府、議會動員反對改建計畫,原訂要改裝的四部機組減為兩部。

審查結論一出,台電、環保團體都不滿意。台電表示將向環保署提申覆。環保團體則表示,減為兩組後懸浮微粒雖可減半,但二氧化碳年排放還是會增加一百萬噸,主張只能開放一座機組。環保署表示,昨天初審結論,如果台電提申覆,將另舉行審查會討論。

台電原有五部臨界機組(其中包括燃煤、燃氣、燃油)已運轉四十年,為了提高發電效率、增加發電量,將舊機組汰舊換新成四部新的燃煤機組。發電量從一百八十萬瓦,擴增到三百廿萬瓦。

昨天是此案第四次環評審查,高雄市副市長邱太三表達高雄未來要發展綠色產業,唯有減少汙染才能促進綠色產業,因此反對台電任何增加空氣汙染物、二氧化碳的更新計畫。

環評會前,包括高市議員吳益政、立委管碧玲及多個環保體到場抗議。廿多位環保團體戴口罩靜坐。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說,高雄市空氣品質倒數第一、二氧化碳年均排放量全球第一,「請問台電敢在淡水河旁建三百廿萬千瓦的火力發電廠嗎?簡直是在欺負我們高雄人。」

李根政表示,高雄市府、議會站在同一陣線,除非台電承諾擴建計畫的懸浮微粒排放汙染減量一半、二氧化碳不增量,否則堅決反對擴建計畫。居民表示,「政府拚觀光,是要高雄拚煙囪觀光嗎?」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譴責經建會誇大用電需求,以九十五年為例,尖峰用電量是三千萬千瓦,能源局卻規畫三千五百萬千瓦,造成投資浪費,全民埋單,還藉此要求調高電價。

面對砲聲隆隆,台電代表雖然承諾以最新技術降低排放懸浮微粒,但卻強調二氧化碳不是空氣汙染物,不應列入燃煤電廠環評項目。

與會一位環委表示,科學證實懸浮微粒會增加民眾罹癌的風險,大林電廠改建四座機組所排放的懸浮微粒,對高雄人的健康有莫大威脅。另一位環委表示,高市府已表達未來要發展綠色產業,台電必須顧及高雄人的心聲。

【2008/04/15 聯合報】

吃素減碳 跟上抗暖化潮流

全球掀起一股「吃素減碳」風潮。環保署長陳重信昨天承諾,四月廿二日世界地球日當天他要吃素減碳,至於是否把吃素減碳列入生活減碳政策宣導,他表示應進一步算出數據再來評估。

陳重信昨天到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報告「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進度,立委林鴻池質詢時指出,吃素抗暖化已是世界潮流,德國環保署長已公開呼籲民眾吃素抗暖,為何環保署至今沒有任何宣傳?

環保署出版的「二氧化碳生活減碳」小冊子中,列了一百多種生活減碳小撇步,就是沒有吃素這一項。陳重信說,素食減碳的確是一種潮流,他承諾在地球日當天吃素,也鼓勵環保署同仁吃素。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朱增宏說,國外已經有太多吃素減碳的資料,建議陳重信不必等到國內提出數據才推動。他舉例,飼養牛不但會吃草、穀物、排放廢汙水,牛又會放屁排放甲烷,全球百分之廿的溫室氣體來源就是甲烷。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認為,要在國內推動吃素減碳的確應該有符合國人飲食習慣的減碳計算方式。目前環保團體推動吃素減碳,找到的資料都是國外的,希望應儘快以國人飲食計算出吃肉、吃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並非吃肉才會製造二氧化碳,米也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不過台達文教基金會企畫張楊乾表示,依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資料,全球百分之十八的二氧化碳是畜牧業造成的,百分之二才是稻米生產,吃素還是一個有效的減排二氧化碳的好方法,目前他一周有三餐吃素。

環品會董事長劉銘龍則表示,除了吃素減碳,也應推廣「吃在地」觀念,如果總愛吃進口食物,即使從美國進口素食,運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比吃本地牛肉還多。


【2008/04/11 聯合報】

145萬個環保承諾 台灣獲全球環保獎亞軍

台灣民眾眾志成城,在英商渣打集團舉辦的全球性「關懷地球,全民承諾」網路競賽中,集結一百四十五萬個環保承諾,贏得全球亞軍及三十五萬美元獎金,台灣渣打國際商業銀行將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將獎金全數用於進行台灣本地的環保專案。

「關懷地球,全民承諾」是渣打集團自去年十月中旬開始,至今年三月十七日結束的全球性網路競賽活動,吸引全球三百四十多萬人共同參與並許下環保承諾。競賽結束後結算,前三名分別是汶萊、台灣及香港,分別獲得五十萬、三十五萬及十五萬美元獎金。

民眾參與「關懷地球,全民承諾」網路競賽,必須在網路上詳讀節能、省水資訊,同時許下承諾,包括承諾刷牙時將水龍頭關掉、每天縮短一分鐘洗澡時間、承詁每個塑膠袋至少重複使用三次以上、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等八項承諾。

渣打銀行指出,環保團體推估,每天刷牙時將水龍頭順手關上,一年可節省一萬四千六百公升水資源;隨手關燈,每戶每年約可省下六十八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天縮短一分鐘洗澡時間,一年可節省二千九百二十公升水資源。

台灣民眾在這項網路競賽中做出一百四十五萬個承諾,具體落實的話等於可減少超過四萬八千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節省二千八百五十萬個塑膠袋及省下三十二億噸水資源。

【2008/04/10 中央社】

不用白熾燈=種2784萬棵樹

相同亮度下,測出省電燈泡(右)耗電量數值是白熾燈泡(左)的五分之一。
經濟部能源局/提供
企業省電、太陽能節電,一般民眾也能響應綠色節能,經濟部能源局推動「換盞燈,愛地球,585白熾燈汰換計畫」,由省電燈泡與LED電燈取代壽命短又耗電的白熾燈。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葉惠青表示,從今年起推動的「585白熾燈汰換計畫」有三個意涵,第一個5代表「5年期間(至2012 年)」,8指「可省8億度電」,最後的5代表「可減少5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根據統計,國內白熾燈的銷售量每年約有2218萬顆,年用電量約10.8億度,這些用電包含一般家庭的電燈、醫院、旅館、餐廳,甚至花朵等農業也需要靠燈照來栽培。

葉惠青表示,若能落實汰換白熾燈,減少約50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1342座大安森林公園二氧化碳吸附量,或等於造林2784萬棵樹。

白熾燈多不環保?葉惠青說,白熾燈平均使用壽命只有500 到1000小時,省電燈泡的壽命卻可延長至3000到6000小時,同時白熾燈發光效率低,同樣的亮度卻比省電燈泡耗電五倍,但白熾燈價格確實比省電燈泡便宜五倍。

葉惠青公佈五年內推動時程與目標,針對燈泡生產業者,先公告白熾燈能源效率基準,給予三年緩衝期,最後一年落實禁止製造、進口與銷售白熾燈。

對於公務部門,例如政府機關及學校,第一年將全面汰換,公有市場預計在第二年全面使用省電燈泡,最後與農委會等相關部門合作,在農業用電上共同推動節能。

【2008/03/29 聯合晚報】

南極冰棚崩解 比兩個北市大

台灣成功大學地球動力系統研究中心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美國國家雪冰資料中心」、英國南極調查局等研究單位合作,以衛星空照與實地拍攝,證實南極半島的威爾金斯冰棚在全球暖化影響下發生大崩落。
(法新社)

台灣成功大學地球動力系統研究中心與美、英兩國研究單位合作,透過衛星空照證實南極半島的威爾金斯冰架(冰棚)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之下發生大崩落,這也是目前觀測到南極所有消融後退的冰架當中,面積最大的,比兩個台北市還大。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德校區「國家雪冰資料中心」25日發表新聞稿指出,衛星影像顯示總面積達1萬3680平方公里的冰棚因快速暖化開始崩解。

學者表示,威爾金斯冰架是位於南美洲南方1609公里處的大型浮冰。

今年3月第一個發現這個崩解現象的美國國家雪冰資料中心首席科學家史康伯說:「我們認為,威爾金斯冰架已經存在數百年,但是受溫暖的空氣與洋流影響,它開始崩解。」

衛星照片顯示,威爾金斯冰架是在2月28日開始崩落,一塊大型冰山脫離冰架西南端後,引發冰架一連串崩解,影響範圍達到405平方公里。

中央社報導,台灣學者也應美國國家雪冰資料中心的邀請,於今年3月8日利用福爾摩沙二號衛星拍下威爾金斯冰架崩解的狀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副教授劉正千說,威爾金斯冰架的崩解面積比兩個台北市還大,如今僅靠一道約六公里的長型冰塊支撐。


(法新社)

【2008/03/27 聯合報】

2008年4月17日 星期四

中國 頭號CO2排放國

美國加州大學一項研究顯示,中國早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國,除非中國大幅改變能源政策,中國增加的排放量將是京都議定書減排協議的好幾倍。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柏克萊加大研究人員歐夫翰默這份報告將在5月號「環境經濟與管理期刊」發表,研究指出,中國的空汙被大幅低估,可能在2006到07年間已超越美國,但確切時間並無法確定。

這項評估是根據中國環境保護部30個省份的個別汙染排放資料,而非全國資料。歐夫翰默解釋說,個別資料的錯誤比較容易發現。

聯合國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估計2004年到201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成長率為2.5%到5%,但歐夫翰默指出,這項數據至少低估了四倍,加大的研究是中國排放至少成長11%。

保守估計到2010年,中國的碳排放將比2000年水準高出6億噸,使已發開國家在京都議定書下承諾的1億1600噸的減排量相形見絀。但若以每人平均排放量來看,美國人仍然是中國人的五至六倍。

關心環境變遷的人士都同意,中國的排放量是一大環境問題,中國也認知到減排的重要。據中新社報導,中國環境保護部14日發布第一批環保國家標準,對煤礦高濃度瓦斯提出「禁止排放」的強制要求,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強制措施。中國另外公布四套環保標準,涉及煤礦瓦斯、生活垃圾、工業農藥、汽車排放等。

歐夫翰默指出,他所估計的中國排放量增加幅度雖然驚人,但光是指責中國也沒用,因為中國正在努力讓人民擺脫貧窮,顯然需要幫助。唯一的解決之道是西方提供大量技術和經費支援,而且未來的全球氣候變遷協議必須把中國也列入。

【2008/04/15 聯合晚報】

煤價漲得比油還兇

煤一向被視為供應充足、來源穩定且相對便宜的能源,但近來全球各地需求居高不下,導致煤供應突然吃緊,刺激煤價暴漲,連帶迫使鋼鐵廠調高產品售價,加重物價上漲壓力。

氣候惡劣、能源政策錯誤與庫存量低等因素,推升國際煤價勁揚,過去五個月煤現貨價大漲50%,比扶搖直上的油價漲得還凶。

煤價大漲,首當其衝的是鋼鐵公司,因為生產一噸鋼約需消耗大約1.5噸的焦煤,日經新聞報導,日本鋼廠在美國現貨市場以大約每噸350美元的價格買進焦煤,大約是去年向澳洲進貨價的三倍。

多項因素造成煤供給緊繃。水災造成亞洲最大生產國澳洲供給嚴重落後,港口有45艘船等著上貨;中國大陸年初暴風雪時就宣布暫停煤出口。越南也計劃提高出口關稅,把煤留在國內。印度雖然礦藏豐富,但因為生產效率低,預計到2012年時進口量將達到與去年美國出口量相當的水準。

不過,煤炭發電比多數發電方式排放更多二氧化碳。煤炭發電占全球能源消耗量的四分之一,但產生的二氧化碳高達39%。各國很可能立法抑制煤用量,使得煤炭成本更高。

中國大陸是全球煤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比美國、歐盟與日本加起來還多,還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大陸煤礦藏豐富,但需求成長的速度超過生產。去年1月首次煤進口超過煤出口。

印度煤蘊藏豐富,不過94%煤開採掌握在國營公司手裡,其中最大的印度煤礦公司(Coal India)生產五分之四的煤。煤礦掌握在國營企業手裡也抑制投資,印度政府希望2012年以前達到提高產出50%的目標,2030年以前增為四倍。不過,這需要大量投資。專家說印度煤礦藏位於地底深處,不易開採。

【2008/04/09 經濟日報】

西班牙 風力發電超級強國

巴林首都麥納馬的世界貿易中心大樓擁有全球首見的大樓風力發電渦輪,三座直徑29公尺的渦輪葉7日首次同時試運轉。估計風力渦輪最高可供應兩座大樓11%至15%電力,一年省下相當於300戶的耗電量,並減少5.5萬立方公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歐新社)

在風力發電的世界中,西班牙是超級強國,上月下旬曾在一段時間供應全國電量消耗的40.8%,從馬德里到巴塞隆納,足夠供應十座城市所需,寫下風力發電新紀錄。

納瓦拉 風力發電率高達70%

全球暖化問題日益嚴重,乾淨的綠色永續能源風力,既不會造成空氣汙染、沒有噪音、也不需消耗燃料、而且生生不息,因而備受矚目。

西班牙3月22日晚上風勢強勁,風力電場的發電量達9862千瓩(megawatt),相當於全部消耗量的四成。這象徵了西班牙政府多年努力有成,西班牙的風力發電量2007年首度與水力發電量相當,總風力發電量可達1萬5000千瓩。在納瓦拉地區,高達70%的電力來自風力,石油價格飆漲對當地來說是別人的事。

去年全球永續能源共產生242百萬瓩(gigawatt)電力,占全球電力的5%,其中風力發電以93百萬瓩占第一位,而一般耳熟能詳的太陽能僅8.5百萬瓩。全球風力能源委員會預測,到2030年時,風力發電將占全球電力的29%。

歐洲最大私人能源公司德國的E.On相信,未來12年內永續能源的發電量將成長四倍,達970百萬瓩,成為2000 億歐元(約台幣9.6兆元)的市場,而風力將占最大宗。

西班牙阿特利亞山區的風力發電場就是由E.On承造,現代的風力發電塔已和印象中的風車有天壤之別,基座高達125公尺,比美國國會山莊還高,葉片比空中巴士A380巨無霸客機的機翼還寬。也因為如此龐然大物,遭反對者以破壞自然景觀為由反對興建風電場。

風力發電的另一障礙為無法不間斷供電,更無法準確預測有風的日子,而且目前風力發電的生產成本仍高於石化燃料發電,風電場造價頗高,每座達260萬歐元(約台幣1.2億元)。

2015年之前 風力發電增10倍

但在高油價時代,高盛公司預測石油價格可能在兩年內漲到每桶175美元,而生質燃料已出現造成糧食暴漲的效應,尋找替代能源已成大勢所趨。

E.On指出,最受矚目的永續能源可能是太陽能,其實風力更便宜,太陽能每百萬度成本是450歐元,而風力僅50至100 歐元。

西班牙可再生能源集團Iberdrola已投入鉅資,計畫在2015 年前把風力發電量增加十倍。E.On過去三年也投資60歐元擴廠,如果石油價格暴跌,他們的投資可能血本無歸,但這種情形應該不太可能。

E.On認為,在亞洲新興國家急速發展下,全球電力需求到2030年將倍增。如果有人應為不喜歡看見巨無霸風車在窗外轉動而反對,必須提出其他解決能源需求的方法,許多關心能源問題的人士也持相同看法。

【2008/04/08 聯合晚報】

澳洲地質封存設施 啟用

南半球第一座捕捉並儲存二氧化碳的地質封存(geo-sequestration)設施2日在澳洲啟用,若測試運轉成功,將可為燃煤火力發電廠提供碳減排的對策。

該設施從一家電廠排放的廢氣中分離出二氧化碳,濃縮成液狀後,再灌進地底兩公里處封存。廠址設於一廢棄天然氣田,利用岩塊中的隙縫吸收液化後的二氧化碳,可儲存10萬公噸。

這座位於莫爾本南方沃南布鎮(Warrnambool)的二氧化碳地質封存設施造價4,000萬澳元,由澳洲政府與煤礦業出資興建。澳洲是全球最大煤礦出口國,也是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高國家,去年簽署京都議定書,加入全球減排計劃。

該廠執行長庫克(Peter Cook )說,這座廠配備全球最完備的監控設施,以監控儲存與地層的變化。他宣稱:「這將是全球最大的測試計畫之一……也是向澳洲與全世界證明地質封存在技術與環境上確實可行的重要示範,可為該技術的廣泛應用鋪路。」

庫克說,已有許多電廠表達高度興趣。維多利亞省多數電廠使用褐煤發電,但這種發電方式產生的溫室氣體最多。

不過,環保團體質疑,地質封存技術的風險尚待驗證,萬一儲存的二氧化碳外漏可能造成窒息,況且用電力灌進地底的過程又會產生溫室氣體。庫克則表示,二氧化碳封存在砂岩層,而這種地層具吸收二氧化碳的天然性質。

【2008/04/03 經濟日報】

溫室氣體交易 哀聲碳氣

歐洲碳價格
經濟日報╱提供

溫室氣體排放市場創立三年來,部分交易商的股價暴跌、碳價格大起大落、未來的法規不確定,加上科技發展延遲,使得市場發展前景始終烏雲籠罩。不過樂觀者堅信,在因應氣候變遷的基本面強力支撐下,碳市場的前景無可限量。

金融時報2日報導,據市場分析業者Point Carbon公司估計,全球溫室氣體交易去年總值400億歐元,比前一年成長80%,且今年預估將增加到630億歐元(980億美元)。

大多數交易在歐盟的排放權交易計畫(ETS)中進行,但聯合國根據京都議定書創設的其他交易機制,也將貢獻約120億歐元的交易值。

碳排放市場始於2005年初歐盟ETS成立,根據該計畫,發電、製鋼、水泥等碳密集產業的業者,可獲得政府分配的碳配額,並可互相交易。製造二氧化碳比配額少的公司,可把碳配額賣給製造二氧化碳超過配額的公司。

這類交易都在氣候交易所(Climate Exchange)、北歐電力交易所(NORD Pool)和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等市場進行,但大部分交易透過經紀商的櫃檯買賣。

碳交易的目的在鼓勵企業以最低成本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例如企業可改善能源效率或採用低碳技術;如果這些方法不符經濟效益,則可從市場購買碳配額。

此外,企業也可購買由聯合國核發給減碳計畫的「碳信用」,例如投資在開發中國家的風力發電或太陽能發電等計畫。

不過,歐盟排放權交易計畫迄今屢遭挫折。在2005年到2007年底的第一階段,由於碳配額分配過剩,導致企業減碳誘因降低,市場碳配額過多也使碳價格從每公噸逾30歐元暴跌到10歐元。

在2008年到2012年的第二階段,碳配額的分配己經緊縮,預料情況將改善。但全球經濟減緩可能導致工業的排碳隨之減少,使市場缺少碳配額的程度減輕,導致碳價格下跌。

碳市場前景不確定也表現在歐盟執委會今年稍早公布的碳排放計畫,以及有關公司是否應該購買2013年起第三階段碳配額的爭議。大多數碳交易商對碳市場前景仍十分樂觀,認為仍處於草創階段的碳市場遭遇挫折是正常現象。長遠來看,氣候變遷問題的因應無可逃避,將是碳市場最大的支撐。

【2008/04/03 經濟日報】

環保產業興起 造就階級

除了傳統的藍領和白領階級,應運環保產業而生的綠領(green-collar)階級,成為新的職場辭彙。據估計,未來十年美國將增加300萬至500萬個綠領就業機會,填補產業外流的缺口。但部分環保人士持懷疑態度,認為綠領階級需求不宜過度誇大。

紐約時報報導,「綠領階級」已成美國總統參選人競選訴求之一。參選人開出支票,保證增加數百萬個職缺。在美國本土製造業外移到其他國家、企業採業務外包以降低經營成本之際,綠色產業興起,適時填補就業需求。

藍領升級版 應環境產生

綠領階級定義為何?怎樣的工作算是綠領階級?有關人士仍有爭議。結合環保團體、工會和政治人物的「阿波羅聯盟」執行長布雷克說:「綠領工作是為了強調環境對我們國家的挑戰而產生,本質上就是升級版的藍領。」環保團體「山巒協會」執行長波普說:「綠色工作就是做對人類有益的事,而且不破壞環境。」

是藍還是綠 性質難劃分

環保產業範疇鋪天蓋地,舉凡太陽能板、節能建築、生質燃油、油電混合動力車和風力渦輪發電機都算是綠色產業。然而要把綠領和藍領階級劃分清楚並不容易,和山巒協會及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結盟的「藍綠聯盟」執行長佛斯特舉例說明:「十年前,鋼鐵主要用於汽車,是製造業;現在鋼鐵用來製造風力渦輪機,你可以稱它是綠色產業。」

在環保產業中,不同工作性質也有綠領或藍領的劃分問題。例如在一間製造風力渦輪機的工廠,工人可算是綠領階級,那麼該工廠的會計或清潔工要算是綠領或藍領?因此有人認為,綠領階級的人數很難精確估算。美國太陽能協會估計,美國目前約有850萬名綠領階級工作者。

環保人士對綠領工作及綠色產業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既能保障員工生活,亦對環境有益。全球民眾及工商業對節能設施和再生及替代性能源需求,可使綠色產業持續創造就業人口數十年。

美國已有28個州政府立法規範,未來10至20年內,民眾使用的能源須有10-25%為再生來源,促使許多公司加裝太陽能或風力發電設備,帶動綠色產業發展。

環保組織「綠色至上」總裁瓊斯指出,綠色產業不易外移的特性,使得因此而產生的工作機會不外流。瓊斯說:「如果你要在美國蓋一棟節能建築,你必須在這裡完成,不可能把房子運到亞洲、裝上太陽能板再運回來。」

有人不看好 擔心泡沫化

並非所有人都一面倒看好綠領階級,美國競爭企業協會的「能源暨全球暖化政策」主管伊貝爾認為,新興綠領職缺會扼殺其他行業原本的工作。例如風力發電工作增加,燃油氣渦輪機的工作就會消失。

伊貝爾不否認環保產業可創造許多就業機會,但不宜誇大。他說:「有些職缺能持續下去,有些則會泡沫化。」

【2008/04/01 聯合報】

要美加入京都議定書協定 條件不少

京都議定書是人類歷史上重要的文獻,然而美國的杯葛使協定的效力大打折扣,本周隨著曼谷會議揭幕,外界將可檢視唯一未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富國-美國,是否已改變態度?或者只是虛應故事?

美國總統布希2001年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主張氣候變遷未必威脅人類前途,現在終於改口承認了。但美國仍堅持,中國與印度等開發中大國必須同步加入,否則美國不會加入。

此外,儘管美國反對京都議定書,過去幾年來,華府已投資大筆金錢在相關科技上,包括氫科技。促成國際間體認到行動的迫切性的,是聯合國氣候小組去年的報告。報告強調,九成可以確定人類行動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兇。

2005年蒙特婁聯合國氣候會議,在美國堅持下,最後只同意將展開一個非正式的「對話」,而該對話絕非「協商」的前奏曲。

去年12月在峇里島會議上,美國也是最後一個放棄反對的國家,當時全場代表對美國代表發出噓聲。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代表席勒說:「他們完全被孤立,根本沒辦法(像在蒙特婁會議時那樣)跺著腳走出房間。」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長狄波爾說:「我認為美國真的已經改變。」他也稱讚開發中國家參與協商的熱誠。

英國皇家鳥類保護協會氣候顧問蘭奇拜瑞說:「年底情況會改善。」不論是共和黨可能推派的總統候選人馬侃,還是民主黨的柯林頓或歐巴馬,都主張加強抑制氣候變遷。

【2008/03/31 經濟日報】

防全球暖化 新版京都議定書 今起協商

全球近200國的官員與科學家31日起將在曼谷集會五天,就擬定京都議定書到期後的新方案,首次展開協商,希望按峇里島路線圖,在2009年底前敲定新方案的具體內容。

去年約190國代表簽署峇里島路線圖,約定要在兩年內協商出因應氣候變遷的新方案。京都議定書要求締約國必須在2012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到比1990年的平均水準低5%,而富裕國家僅37國接受相關規範。

聯合國氣候專家希望,新的合約能約束所有國家,但富國與開發中國家對如何分攤減排意見分歧。

曼谷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擬定未來協商的時間表,以便趕上明年底在哥本哈根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秘書長狄波爾(Yvo de Boer)說:「我們的挑戰在於設計一個未來的合約,能夠明顯加強改變的行動,在未來十至15年間成功阻止全球排放繼續增加,並在2050年以前達到減少排放總量。」

雖然協商很可能困難重重,但去年聯合國發表一連串的氣候變遷報告已明白指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已非常迫切。

其中一份報告說,石化燃料是氣候改變的禍首,如果各國不設法積極減排,氣候暖化將導致更多旱災、水災、海上風浪與暴風雨。

要擬定新的氣候變遷協議必須克服兩大困難,一是中國與印度等新興大國不希望減排衝擊到工業化的進程;二是美國,2001年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布希總裁,今年11月即將卸任,美國也是全球唯一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的富國。

開發中國家希望,富國能加速轉移相關科技,並資助窮國取得這些技術。

歐盟提議,以1990年的排放量為基準,工業化國家在2020年以前將排放量減少25%至40%。不過美國向來反對強制設定減排目標的做法。日本這次提出的方案比較和緩。日本建議,以2005年為基準,並按照各產業設定上限。按照日本的提案,全球鋼鐵或水泥產業將設定國際規範,以達到產業的減排目標。

批評者則說,按部門設定上限將嘉惠擁有先進科技的富國的產業,窮國則反受其害。

歐盟主張國家應率先減排,但美國認為這樣會傷害美國經濟,除非中印等國也一體加入。

美國談判代表華森(Harlan Watson)說:「主要的憂慮是所謂的漏洞問題,如果你加入減排,而你又有能源密集產業,他們可能會想移到其他國家,來逃避這項負擔。」

【2008/03/31 經濟日報】

甲烷冰→天然氣 日本新能源

 
美國地質研究所人員展示從南加州海床取得的泥土樣本,內含甲烷水合物。
(美聯社)
 
甲烷水合物看似水,卻能如火焰般燃燒。
(美聯社)

日本在加拿大西北部北極永凍土層進行實驗,結果成功地從俗稱「甲烷冰」、可作燃料的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中採得工業級數量的天然氣,日本將此種技術運用於本國,將可大幅降低能源成本,但環保人士憂心,燃燒甲烷排放的二氧化碳會加深溫室效應。

倫敦泰晤士報報導,這家由日本政府資助的鑽探公司一連六天,從北極永凍土層取出大量甲烷。對於99.7%的能源仰賴進口的日本而言,此舉將重塑該國經濟,以及日本與其他國家間的經貿關係,因為日本沿岸蘊藏有大量甲烷冰。

日本深知甲烷價值高,不惜重金研究相關技術。獨立行政法人「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費時超過一年,以加拿大西北部凍土地帶開採的甲烷冰做實驗。JOG-MEC表示,類似實驗明年初將在日本沿岸海面下甲烷冰礦藏地區進行,並在數年內開始商業生產。

日本一直以為其國土沒有任何能源礦藏,但最近幾年,該國沿岸的大陸棚也發現大量的甲烷冰,蘊藏量之大居全球前三名,可使用100年。日本經濟產業省於2007年宣稱,該國東部海岸甲烷冰蘊藏量超過1.1兆立方公尺,相當於日本14年的天然氣用量。學術研究更估計,日本周圍的甲烷冰含量達7.4兆立方公尺。

這次開採成果令日本政府大感興奮,計畫制訂於海床開採甲烷冰的方針,並訂立技術授權規範,讓中國大陸、南韓等有甲烷冰礦藏的國家也能取得開採技術,以開發這種燃料。

然而,環保人士對於日本大量開採甲烷冰感到驚恐不已。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不但燃燒後產生二氧化碳,其本身造成地球暖化的能力更勝過二氧化碳。專家亦擔心,開採甲烷的過程將造成海洋生態的浩劫。

對於燃料幾近完全依賴進口的日本政府而言,甲烷冰蘊藏足以供應工業用途,且降低對外國能源的依賴。日方始終擔心,印尼、澳洲等能源供應國一旦削減出口額度或抬高售價,可能重創日本經濟。

因此,日本對於全球各種能源鑽探計畫興致勃勃,並出錢出力。日方曾有意參與庫頁島和伊朗的石油鑽探計畫,卻因政治及外交力量介入而不了了之。

※更多新聞請看udn共享書籤》甲烷水合物沈積類型

【2008/04/16 聯合報】

百慕達失蹤 甲烷冰搞的鬼?

百慕達失蹤 甲烷冰搞的鬼?

自1945年以來,在百慕達三角失蹤和死亡的人已超過1200人,百餘艘船隻和飛機離奇消失,讓世人對此神秘海域既好奇又害怕。有科學家提出理論,認為百慕達的神秘現象是甲烷冰融化所致。

百慕達三角是由美國佛州南端、百慕達和波多黎各形成的三角形海域,試圖解開百慕達之謎的科學家不知凡幾。有專家推論,百慕達海域深處有顆巨大隕石,直徑約50公里,擾亂該處磁場。蘇俄海洋學家艾札沙則認為,該處的低頻波造成強大的震撼力,震裂船隻及飛機,永沉海底。

1981年,美國地質調查所出版的論文指出,分布於美國東南岸的布雷克海脊(Blake Ridge)蘊藏大量甲烷冰,甲烷間歇性噴發造成海水密度改變,無法提供船隻適當浮力。行駛於百慕達海域的船隻若遇上甲烷大量噴發,可能使船身無預警地快速沉沒。

此外,噴發的甲烷氣比常態空氣稀薄,也會影響飛機保持飛行時所需的浮力。甲烷密度較小,也可能干擾飛機測高儀功能,影響飛行員對高度的判斷。甲烷在飛機引擎中使燃料和空氣分離,亦可能造成燃燒中止、引擎熄火。科學家經由實驗,證實甲烷確能對海空交通工具造成影響。

※更多新聞請看udn共享書籤》甲烷水合物沈積類型

【2008/04/16 聯合報】

世衛: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奪15萬人命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辦事處估計,每年將有至少十五萬人因全球氣候變遷影響而死亡,另外數百萬人的健康瀕臨危險。

今天是二○○八年世界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以「在氣候變遷之際保障健康」為主題,希望提高各國政府及人民對氣候變遷的警覺意識,並採取行動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辦事處主任尾身茂今天表示,全球氣候暖化已對人類的生命及健康造成衝擊,如果不趕快處理這個問題,它將在未來數十年間對人類構成更大的威脅。

他引述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說,氣候暖化與變遷已造成每年至少十五萬人因瘧疾、腹瀉、營養不良及漲水傷害而死亡,這其中半數將會發生在亞太地區。

尾身茂說,在氣候暖化的影響之下,瘧疾帶原蚊已開始遷徙,出現在過去不曾出現的地區,如朝鮮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山區;至於登革熱,雖然未有證據指向亞洲的高病例與氣候暖化有直接關聯,但氣溫的升高及失常的降雨已被證實扮演一定的角色。

此外,亞洲巨型城市如加爾各答及馬尼拉的數以千萬計居民,將受到河流及沿海水患的威脅,南太平洋島嶼國家則將面臨海平面上升、土石流、頻繁的颱風及水荒等災害。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逃避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苦果,但愈是貧窮、衛生基礎建設愈是落後、政治愈是動盪的國家,在因應時將愈加困難。

尾身茂坦承難以在短期內扭轉氣候變遷的現象,因此各國政府必須將國民健康列為因應政策的核心,加強並改革現有系統,聚焦於提供清潔飲水、免疫、疫病監控、蚊蟲控制及災害防範等工作。

【2008/04/07 中央社】

氣候變遷公約》潔淨機制→富國資助窮國

以下是聯合國氣候變遷基礎公約(UNFCCC)的160多個成員國,五日在曼谷達成協議的要點。

聯合國氣候變遷基礎公約成員國2008年將舉行3次會議,焦點放在6月德國波昂會議,將討論如何提供資金對抗氣候變遷。而預計8月在迦納召開的會議,將討論森林砍伐以及日本提出討論各產業部門效率的爭議計畫。

各國部長與政府代表今年12月將在波蘭集會,舉行高層會談討論談判狀況。

各國代表2009年將加緊談判,舉行最少4次主要會議,總計時間將達8週,高於2008年的六週會期。2009年底必須在哥本哈根針對新的協議達成共識。

各國將討論限制與降低海空運排放有害氣體的方法,可能是在新的全球協議架構內。

京都議定書各方將繼續推動以市場為基礎的二氧化碳交易系統,作為遏制各國溫室氣體排放的方式。

京都議定書各方將繼續研究並強化制度,讓富國能藉由資助開發中世界發展環保科技,作為限制開發中國家排放的方式,這也就是所謂的「潔淨發展機制」。

【2008/04/05 聯合晚報】

抗溫室 明年訂後京都議定書

來自不同國家的代表4日在曼谷出席「氣候變遷會談」的閉幕會議。
新華社

160多國5日在泰國曼谷針對氣候談判工作計畫達成共識,要在明年底前針對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新的後京都議定書協議。

各國在曼谷召開為期5天的會議,同意今年針對各項主題再召開三次會議,這些主題包括砍伐森林、資助對抗氣候變遷,以及日本提出較具爭議性的設定產業標準。

聲明中也呼籲明年召開4次會議,時間持續達8週,比今年的6週更長。

今天的會談在原定結束時間過後又持續了數小時,因為各國對於日本提議提早討論所謂的「部門」方法存在爭議,這項提議是為了確保產業部門效率。

開發中國家擔心,這將迫使他們削減國內產業的排放量。京都議定書並未對開發中國家提出此項要求,而議定書的義務規範將於2012年屆期。

8月可能在迦納舉行的另一次會議,各國代表預期將討論部門方法,以及許多開發中國家關切的森林砍伐問題。會中可見日本持續推動討論部門方法,而在今年7月日本也將舉辦八大工業國高峰會。

日本首席談判代表小町恭士說,會談「看來非常順利」。小町針對部門方法問題告訴法新社:「我想我們見到更多的理解,但我們必須做更多。」

今年預定舉行的其他會議包括6月在德國波昂,及年底在波蘭的第三次高層會談。

【2008/04/05 聯合晚報】

法永續發展週活動 教民眾隨手做環保

法國從今天開始至七日止,展開第六屆永續發展週活動,以尊重地球資源的生產和消費方式為主題,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舉動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環保、永續發展、能源暨運輸部長波魯指出,今年永續發展週的特殊之處,在去年法國政府大規模召開環境對策會議,決定可持續發展長期任務後,這屆的永續發展週在動員上,較易獲得從地方協會到學校、企業甚至家庭的集體共識。此外,民眾也開始意識到永續發展不只是可能,而且可以是生活品質、社會福利甚至購買力的成長。

這屆永續發展週推廣的重點,標榜「在日常生活每一個舉動中做出正確的選擇」。例如,民眾在大型超商貨架上可以做出不同的選擇,買三月份的草莓,會比六月草莓季節生產的草莓多排出二十四倍以上的二氧化碳,買一大瓶礦泉水甚於十瓶小瓶裝的礦泉水等。

永續發展週有將近兩千個活動在法國本土及海外省份進行。除了一些座談教導民眾換省電燈泡、以雙重窗戶節省百分之十的暖氣費用、裝置省水龍頭以節省四十倍的水資源外,還教導學生認識有機食品、利用有機材質、發表有機服裝表演及垃圾分類等教學性的活動。

各大企業也紛紛配合永續發展週辦活動。豐田汽車邀民眾參觀了解環保車的構造和原理;宜家集團則呼籲民眾將家裡的燈泡拿去換該店的省電燈泡。

這屆永續發展週並大力推廣有機商品認證及能源耗費的標誌,讓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能夠常存環保概念,做出正確的選擇。

【2008/04/02 中央社】

廣角鏡》雪梨港熄燈

 

(歐洲圖片新聞社)

去年3月29日由「世界野生動植物基金」(WWF) 在澳洲雪梨發動的「地球時刻」(Earth Hour)又到了,全球數百城市簽名加盟,在各地時間晚上8時到9時串聯關燈1小時,以加強對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警覺,提高世人拯救地球的意識。粗估超過24萬人上網簽名響應,全球將近1萬8000家工商行號參加。這是雪梨港熄燈前後的比較。

【2008/03/30 聯合報】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汽車拚環保 美國車廠輸慘慘

根據我們的標準,Honda是2007年最環保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其次是豐田 (Toyota)、現代起亞 (Hyundai Kia)、大眾 (Volkswagen)和日產 (Nissan)。排在最後的是:福特汽車 (Ford Motor)、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和戴姆勒克萊斯勒 (DaimlerChrysler)(按順序排列)。

【富比世/Brian Wingfield】

Honda。富比世/提供
要做到環保可能並不容易,但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已別無選擇。除了受困於不斷下降的銷售額以及利潤上過度依賴非常耗油的卡車和 SUV(運動型多功能車)外,他們如今還面臨著一項新的法令,即要求在2020年之前使美國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提高40%。

如果想在與國外對手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他們還有大量艱鉅的工作要做。根據我們的標準,Honda是2007年最環保的大型汽車製造商,其次是豐田 (Toyota)、現代起亞 (Hyundai Kia)、福斯 (Volkswagen)和日產 (Nissan)。排在最後的是:福特汽車 (Ford Motor)、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和戴姆勒克萊斯勒 (DaimlerChrysler)(按順序排列)。

照片集

為了評選出最環保的汽車製造商,我們對在2007年美國所有新車銷量中佔了95%的8家企業進行了分析。以美國環境保護署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的資料為基礎,我們的排名考慮了每個製造商2007車型年汽車的全系列產品「實際」燃油經濟性,以及每個製造商符合環保署低碳和尾氣排放「SmartWay」標準的汽車百分比。

表現最突出的製造商擁有高效能的產品系列,當然還有支撐其環保型汽車的技術。Honda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有一半以上獲得了環保署「SmartWay」認證標誌。Honda、豐田和現代起亞的實際平均燃油經濟性都接近了每加侖23英哩。就連2007年沒有在美國推出一款全新混合動力電動或替代燃料型汽車的大眾也憑藉其產品系列的整體效能打敗了美國三大汽車公司。

我們的排名反映了底特律對混合燃料汽車的巨大投資,這種汽車可用由汽油和乙醇或其他生物燃料組成的混合燃料作動力。去年,通用汽車在美國售出了589,000輛混合燃料汽車,其中還不包括重型卡車。Ward's Auto 的銷量資料顯示,這約佔通用汽車2007年總銷量的15%。福特277,000輛混合燃料汽車的銷量佔其2007年總銷量的11%。克萊斯勒2007年售出了近149,000輛混合燃料汽車,該公司於2007年8月正式從德國戴姆勒公司 (Daimler AG) 剝離。

問題是,這還不夠。混合燃料汽車只有使用替代燃料才能夠實現環保,而整個美國大約只有1,200家加油站提供 E85 汽油/乙醇混合型燃料。與之相比,最環保的汽車製造商正在美國大量銷售其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去年,豐田在美國銷售了181,221輛普銳斯 (Prius) 混合動力汽車。2007年,美國消費者購買了近36,000輛Honda混合動力汽車。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國內汽車製造商未參與到這場革新中來,去年福特在美國銷售了25,000多部混合動力汽車,他們只是沒有像外國同行那樣專注於這一領域。

儘管步伐有點緩慢,但是他們正逐漸變得更加環保。通用汽車計畫在2008年年底前推出8款混合動力汽車,而去年只推出了5款。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都將推出混合動力運動型多功能車。福特的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正試圖透過與公用事業公司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合作來實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商業化。

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也正在努力促成一項議案,該議案將建立一個基於市場的體系來限製二氧化碳污染。所有這3家汽車製造商都已經加入了美國氣候行動夥伴 (U.S. Climate Action Partnership) 組織,這是一個由希望這樣一種「總量管製與排放交易」(cap-and-trade) 製度能夠得以強製實施的工業與環保團體組成的聯盟。

聽起來奇怪嗎?一點也不。最受歡迎的總量管製與排放交易議案由 Sens. Joe Lieberman、I-Conn. 和 John Warner (R-Va.) 提出,目前正在評估中,該議案若能透過,2050年之前將為汽車業提供多達2500億美元資金,用於激勵開發「先進技術」汽車。

毫無疑問,所有大型汽車製造商都將會把目光投向上月公佈的新「X-Prize」上,該獎項為能夠設計出100英哩/加侖的汽車並將其推出市場的汽車製造商提供1000萬美元獎勵。截至目前,已經有60個團隊參與到了這項競賽中,其中包括 Tesla Motors 和 Motive Industries。無論是來自美國國內還是國外的大型製造商都已經報名參與了這項競賽。

或許他們應該這樣做。美國環保協會 (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 主席 Fred Krupp 表示:「我認為當 CAFÉ(燃料經濟性標準)計畫結束時,那些決定對遵從 CAFÉ 無動於衷的汽車製造商將會被市場淘汰。」

全球最環保汽車公司
排名
公司
簡介
1
Honda
(圖)
「實際」燃油經濟性:22.9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52%
2
「實際」燃油經濟性:22.8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1%
3
「實際」燃油經濟性:22.7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5%
4
「實際」燃油經濟性:21.4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49%
5
「實際」燃油經濟性:20.6英哩/加侖
所推出的「SmartWay」標誌汽車百分比:29%
資料來源:富比世,製表:許惠雯

原文:Forbes.com The Greenest Automakers

【2008-04-04 富比世】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彩色太陽能電池 綠建築1大步

中國時報 2008.03.27 
陳愛珠╱竹市報導

▲清大資深教授黃惠良成功開發出晶片式彩色太陽能電池,將成為全球最夯的環保建築新材料。(陳愛珠攝)

     清大電機系創辦人、國內太陽能大師黃惠良新成立的「樂福太陽能」,已成功開發能源轉換率高出業界3成的彩色太陽能電池,成為環保建築最夯的能源材料,帶領台灣建築向前跨進一大步。

     黃惠良昨天發表成果時強調,樂福高效率彩色太陽能電池,預計一年內進駐興櫃,預計達資本額27億,兩年內掛牌上市。目前研發生產均設於台灣,預訂掌握的市場包括加拿大、德國及大陸地區。

     工研院IEK-ITIS計畫最新報告,建築整合型太陽光電系統,雖然有助於節能,在高油價時代已是建築新趨勢。但目前太陽能電池發展瓶頸,受限於能源轉換效率太低及缺料問題,千篇一律的黑色單調色彩,更讓建築設計師難以發揮,不易普及。

     樂福彩色太陽能電池聽到建築業界的需求,今年初完成新產品開發,能有效抑制色彩對轉換效率的影響及節省成本。目前依歐美需求客製化的色彩,有紫色、寶藍色、金黃色、橄欖色、黃綠色。黃惠良指出,只要客戶需求,可以建立的色彩,非常多元,擴大市場應用面。

     黃惠良強調,該公司目前開發的專利,百分百自己擁有,生產的彩色太陽能電池,效率影響被控制在標稱值2%內,即不低於傳統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之98%。「這是目前全球最高效率的彩色太陽能電池。」黃惠良表示,他所帶領的研發團體,能源轉換效率比任何競爭者高30%,可說是台灣太陽能電池研發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