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30日 星期日

時機歹 再生能源條例還加稅?

近日,立法院快馬加鞭,希望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以法制化再生能源在我國之發展。基本上,風力發電近年來已能提供我國綠色電力,進入整個電網系統中。但是,全民除了看到沿海旋轉中的風車外,並未感受到任何衝擊。也即:不知道自己是否在使用綠色電力,也未付出更高的電費,以支付綠色電力比傳統電力較高的成本。

現在,在全球金融海嘯發生之際,經濟面臨大蕭條,股市崩跌,房市慘淡,人人擔憂是否失業、降薪與無能力消費。立院卻在此刻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其中第七條明定設置「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而所需資金將反映在電費價格中。換言之,全民將承擔各不同政治人物所公開提出之「提高我國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承諾,其所需之額外成本,則將以全民強制分攤的方式,加計在電費當中。

個人長期支持發展再生能源,建議積極抑制我國溫室氣體排放,但絕對不贊成在不景氣中,以變相加稅的方式,加重民眾的負擔。這將更壓抑民眾的消費能力,使得全國的經濟緊縮進入更加惡化的狀態,如此則可能嚴重影響未來更多綠色電力的設置規劃。

依個人觀察,目前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僅將有利於現有已投資於相關建設的業者,卻不利於我國長期綠色電力的發展。此乃標準之「殺雞取卵」實例。

在此,要提出美國、日本、荷蘭等各先進國長期推動,以及中國上海都已在推動的「綠色電力自願購買」方案。

依行政院於今年六月提出之「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希望於二○二五年提高綠色電力達發電系統的百分之八,顯然其總發電量並不會太高。因此,可以將成本、減少碳排放的價值與企業綠色形象等,加在一般電價之上。然後,鼓勵企業自願購買,並提供相關之配套。

如「溫室氣體減量法」通過後,政府將訂定各企業排放額度,與推動碳排放交易。此時,讓各企業所購買得綠色電力之碳排放減少部份,都可使用於其中。如此,綠色電力將是各企業搶購的商品,而非是一般老百姓沉重的負擔。事實上,國外訂定綠色電價遠高於一般電價的百分之廿至八十,如此所取得的充裕資金才可能積極協助我國綠色電力的發展。

此外,當所有便利商店,都強調其連續廿四小時所使用的均為無碳排放的綠電時,其對全民正面衝擊會如何?對於提升我國整體形象,又會如何?希望,立委們趕緊修改現在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將「綠色電力自願購買」方案,正式納入。

最後,整個「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主要在談綠色電力,所以實應正名為「綠色電力發展條例」。

【2008/11/22 聯合報】

就從奈洛比計畫開始

  • 2008-11-29 中國時報 【林添貴、柳中明、趙恭岳】

     二○○八年十二月一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第十四次締約國會議(COP14),即將於波蘭的波茲南召開。一如過去十三年來,台灣礙於非聯合國會員的身分,僅能以民間角色參與,今年則是由環保署副署長帶團,在工研院的名義下,赴波蘭與其他一百九十幾個締約國進行交流。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自一九九二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通過以來,即成為全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遷最重要的協議,其中一九九七年第三次COP大會所通過的「京都議定書」,於今年開始施行,更是第一份具有強制檢排目標的國際協議,全世界僅有約十五個國家沒有參與簽署。

     雖然我國並非UNFCCC的締約國,但為了因應在全球氣候變遷框架下的環境標準,政府於今年六月五日,在行政院院會議通過了「永續能源施政綱領」,首度宣示了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

     除了要在二○一六到二○二○年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二○○八年的標準外,還要在二○二五年前,回到二○○○年的排放量二.一四億噸的水平。上述的行動雖然代表政府的確有心在全球變遷的議題上表達自己的立場,但是對照國際上,大部分國家是將標準訂在一九九○年而非還沒結束的二○○八年,我國的說服力似乎不足。

     另外在UNFCCC的參與方面,雖然目前我國無法直接參加締約國的正式大會,但是卻能夠透過協助COP會議的推行計畫,貢獻己力。

     在這裡,我們要特別呼籲政府重視奈洛比計畫(Nairobi Work Programme)。

     奈洛比計畫是二○○六年COP12於非洲肯亞的首都奈洛比召開時所通過的五年計畫,從二○○七開始執行到二○一二。主要是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提供幫助,使他們可以參加京都議定書的發展機制,在取得永續發展的同時,阻止氣候暖化。

     奈洛比計畫內容分為九大部分,包括協助資料收集、氣候模擬、適應策略等,甚至還包含了經濟多元管理,增加發展中國經濟能力的彈性,以及減少對於脆度地區經濟的依賴程度。在這個計畫中,特別強調的是助人,使第三世界國家能有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能力。

     我國的邦交國大多集中於非洲及中南美洲,且多為發展中國家。過去當然我國透過包括國際合作等許多機制提供友邦許多包括醫療、農業等援助,現在奈洛比計畫的精神,正是我們過去一直努力的目標。

     也因此,我們要特別呼籲政府應該積極投注資源在奈洛比計畫的工作上,協助包括我們非洲友邦或非友邦國家,提升其對於氣候變化乃至於災害的防治處理能力。

     氣候變遷已是人類最重視的議題之一,每年COP會議的召開與她將提出什麼計畫都是全球注目焦點。台灣政府除了各部會應整合標準與國際接軌之外,更應主動積極參與COP底下所提出的工作計畫,才不致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行動過程中邊緣化。

     (林添貴為台灣亞太發展基金會執行長、柳中明為台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趙恭岳為淡江大學社區發展學院講師)

氣候變遷 讓養殖漁業活跳跳

  • 2008-11-24 中國時報 【杜宇】

     氣候變遷對人類影響正逐漸浮現,包括:天候異常、天然災害頻繁、物種的消失、新疫病增加等等已經成為全球性的議題。然儘管各國了解全球暖化所可能帶來的重大悲劇,但因立場不同,開發中國家認為全球暖化,是過去已開發國家追求富裕所造成,不應由他們來承擔,尤其採取有效的方法來阻止環境的持續惡化,可能會影響到國家總體經濟成長而不願做出具體承諾,畢竟經濟發展與能源有很強的依賴關係。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物種將會滅絕,尤其淡水供應量的欠缺,使得全球的糧食作物產量銳減。另一方面伴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肉類的消費量相對增加,去年全球肉類總供應量達到二億五千八百萬公噸,據專家估算生產一公斤豬肉與牛肉分別需耗去三公斤與一公斤穀物飼料,使得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穀物及九○%的大豆被用做飼料,而不是直接供人類使用。預估到二○五○年世界肉類消費量會再增加一倍,屆時要生產的肉類與使用的穀物飼料也就愈多,在供需失衡的情況下,穀物的價格將再度飆漲,造成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來滿足身體起碼能量需求的人數將從目前的八億大幅攀高。

     海洋擁有豐富生物資源,被視為人類「第二糧倉」。估計全球約有十億人口依賴魚類及其它水生動物做為主要或惟一的蛋白質來源,人類對魚類需求隨人口增加而不斷提高(去年全球每人年平均水產品消費量為一六.九公斤,與一九九○年相較增加了二.一公斤)。然而受到氣候變遷、過度捕撈和汙染三個因素的致命性結合,全球漁業資源已日漸枯竭,因此須採取有效管理、合理開發利用、與改善海洋魚類棲息環境,來維護捕撈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可預見的將來海洋捕撈的數量將維持在九千萬到一億公噸,其他則有賴水產養殖供應。二○○六年,世界水產品的消費量為一.一○四億噸,其中五一七○萬噸來自於水產養殖,預計未來十年內養殖漁業將占全球食用魚總量的五○%。

     水產養殖被公認是未來動物性蛋白質重要的供應來源,其生產一公斤魚使用飼料低於二公斤,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較陸上動物低,且每公頃養殖藻類收成加工後可提煉二十公噸蛋白質,相當於四十公頃耕地年產大豆的含量,因此成為國際爭相推動的另一種「綠色」產業。而台灣水產養殖業已具備相當厚實的發展實力,理應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機會。過去養殖帶來龐大社會成本的付出,一直是國內水產養殖產業最被外界詬病之處。

     為避免重蹈覆轍並針對過去諸多缺失作出補救,政府應重新調整發展策略並立法推動「生態補償」制度,讓養殖生產業者有更多的誘因,主動減少養殖過程化學物質、藥物、抗生素等使用量,積極實施循環水再利用與養殖廢水排放前處理,減少對周遭海域的汙染。對於願意從事生態養殖方法,採與環境維持和諧的生產技術並尋求國際生態標籤認證的業者則給予適當的獎勵與補助,而這樣補助也符合WTO的綠色補貼規範。能如此放眼未來並未雨綢繆,相信台灣將會有更多的籌碼來因應氣候變遷所可能引發的糧食危機。

     (作者為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從碳稅與噸位稅看財政部的稅改態度

  • 2008-11-09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賦改會委員自行提案暫停運作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迄今仍餘波盪漾,學者委員揚言退席,未來賦改會如何順利運作將是對行政院的一大考驗。我們不斷強調賦改會的問題癥結係出在行政部門對待賦改會的「態度」上,對於企業不合理的減稅要求毫無判斷與抵擋能力。雖然行政院或財政部迄今仍不承認,惟從最近發生的碳稅與噸位稅兩件案例,再次證明了我們的觀察與看法是正確的,而行政部門這種不知反省檢討的硬拗行為正是我們最擔憂的決策態度。

     根據地方稅法通則的規定,直轄市、縣、及鄉鎮等可以視自治財政需要,開徵特別稅課、臨時稅課或附加稅課。自該法實施以來,已有數個縣市與鄉鎮分別開徵了不同的地方稅目,讓我國地方財政的自主性得以提高。日前,花蓮縣政府基於環境保護的理由,經過議會通過,擬對境內燃燒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課稅,每公噸煤炭課徵50元碳稅。為完成法定程序,花蓮縣政府乃將該自治條例送到財政部備查,財政部審查小組最後決議「在中央尚未開徵能源稅或碳稅前,地方政府可以先行開徵」,同意准予備查。但這個已經做成的決議,在相關業者的陳情反對下,突然出現了大逆轉,經由行政院的強行介入,財政部隨後竟然改以「碳稅屬國稅」的理由,將全案退回賦稅署重新審議,並表示「很可能」不准予備查。這種政策的反覆與草率令人匪夷所思。

     從整個決策過程看來,財政部雖身為業務主管機關,但專業的能力卻顯得貧乏而不足。其實,碳稅是否為國稅本來就與是否准予花蓮縣政府開徵碳稅無關。根據地方稅法通則的規定,國稅中除了課徵貨物稅與菸酒稅的貨物外,地方得以對各種貨物開徵特別稅,煤炭目前並沒有在貨物稅項目內,地方為何不得對其課徵碳稅?即使以後將碳稅列為國稅,亦沒有排除地方仍然有對煤炭開徵附加稅的可能,再退萬步言,不管任何情況下,地方都一定可以對煤炭開徵臨時稅則殆無疑義。以此觀之,財政部一開始以中央未來是否開徵碳稅作為准予備查的條件即是一件錯誤,而後來又以認定碳稅為國稅做為退回重審的理由則更是一項無知。一個鼓勵地方自治租稅努力的機會,在財政部的鴨霸決策下,可能就此胎死腹中,歸根究柢,為的只是行政部門無法抵擋業者的龐大壓力而已。

     另一樁案例則是噸位稅。根據賦改會的研究,這項海運業者期待的稅制,並沒有獲得多數委員的支持,連賦稅署在工作會議的討論中亦明確表示反對立場。惟這項結果引發航運界大亨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的不快,據悉航運業者私下給予行政院極大的壓力,希望在下次賦改會聯席會議中求取「敗部復活」。迄今為止,財政部雖表示反對的立場不會改變,但有了前面碳稅的經驗,民眾對財政部的說法會有信心嗎?

     噸位稅在其他國家行之有年,主要乃為簡便航運業的所得課稅,將業者應課徵的營所稅換算成噸位的相當稅額。噸位稅係屬中立性質的設計,業者選擇按此制課稅,有利得時或可能占便宜,但有損失時卻可能吃虧,其中並無藉此獎勵航運發展的目的。惟我國業者在建議政府採用此制時,不但試圖將其當成是政府給予的租稅獎勵,甚至更將其上綱至權宜輪改掛國輪問題的解決方法。這種司馬昭式的企圖,連業者自己都承認,他們是因為無法享受如同促產新興策略性產業的減免稅,才轉而想利用噸位稅的實施來達到取得租稅優惠的目的。正當賦改會想要全面取消促產減免稅之際,航運業反而在爭取租稅減免,這種舉動實難以讓識者認同。

     稅改工作的推動涉及因素複雜,但賦改會的職責乃是謀求社會多數人的福祉,非為企業團體的利益背書。賦改會的運作已搖搖欲墜,財政部的稅改態度有無改變,我們正緊盯著碳稅與噸位稅的發展。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海濱環島太美了 垃圾殺風景

郭兆偉(中)發起台灣濱海環島行,在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與陳守欽(左)、陪走友人周昱名合照。
照片╱郭兆偉提供

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郭兆偉發起「走在•海之濱」海岸線環島之旅,預計花60天完成創舉,行程已經過半,儘管身體疲累,但郭兆偉越走越有使命感,「台灣太美了,可惜沿海處處都是垃圾。」

8月18日 從基隆出發

拋棄速度、放棄舒適,郭兆偉的海岸環島行捨棄馬路,專走沙灘、礁岩、礫石灘,他與網友陳守欽、黃志雄8月18日從基隆出發,先走東岸到墾丁後,再往西海岸走,「剛開始走得很累,但是過了墾丁就覺得離家更近了些。」

王智雄第34天走到墾丁後,因事先離開,郭兆偉、陳守欽繼續完成使命,昨天行程進入第41天來到雲林縣麥寮鄉,預計10月30日回到出發點基隆火車站。

站在原是海洋的六輕工業區土地上,兩人格外有感觸,郭兆偉說,走入雲林縣,看到海面佈滿蚵架、退潮時露出泥灘地,還有民眾在挖野生蛤,讓他們感嘆,「努力工作的漁民,展現台灣生命力。」

走過千里 伴隨5颱風

親眼目睹大片填海造陸而成的工業區,則讓他們為海洋生態、漁民生計憂心。

郭兆偉指出,推動海洋教育,得先對台灣的海洋現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台灣人太習慣用陸域的思維看事情,海洋長期被忽視,他每天揹起20公斤重的行李,一天走上20公里,用雙腳真實愛台灣。

行程伴隨著5個颱風,至今他們已走了1000多公里的路,看遍東北角奇石、蘇花海岸斷崖的壯闊,湛藍、美麗的太平洋,墾丁沙灘、珊瑚礁岩,探訪少人走過的阿朗壹古道。

同行的陳守欽去年少校退役,早就想環島的他因緣際會認識郭兆偉,這趟旅程雖辛苦,卻讓他認真感受台灣之美,「有幸參與,很感恩。」

一切克難 靠天主媽祖

只剩兩人的徒步環島之旅,看似孤獨,一路他們找上各地環保團體,探索在地人才了解的海岸路線,住宿就找寺廟或學校,將費用全省下來,預計環島兩個月只花2萬元餐費。

兩人笑稱,「東部靠天主、西部靠媽祖」,一切雖克難從簡,卻很充實自在。

7年級的郭兆偉,今年初剛從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畢業,他與同好發起「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致力於海洋環境的教育、解說及推廣,為了將學術理論轉為人人可親的知識,郭兆偉發起海之濱環島行,行程有華碩贊助的迷你電腦,幫助他每天更新行程、照片,上傳至部落格與更多人分享。

他說,從清晨走到天黑,入夜後還得整理一天資料、照片,平均睡不到5小時,「辛苦卻做得很開心」歡迎民眾短期陪走。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yamanto

【2008/10/14 聯合報

海岸保不住 哪天馬路也沒了

觀音鄉保生海岸1座海防軍事碉堡,十多年前距離海水有80公尺遠,現在已經被海水淹沒。
記者潘欣中╱攝影

桃園縣海岸全長43公里,7年多前,位於觀音鄉的東鼎觀塘工業港、台電大潭電廠動工後,地方人士觀察觀音保生、大潭村一帶海岸,因新建海堤產生了「突堤效應」,大片沙地、防風林地因海潮侵蝕已悄悄流失,水利署最近在保生海岸建堤防,徒留「逝者已矣」的感嘆。

小時候 防風林綠油油

「小時候,觀音鄉保生海岸的防風林寬度有七、八十公尺,現在呢,有些地方已退縮剩不到幾公尺了,原在防風林中的海防軍事碉堡,現已被海水淹沒,當地海岸流失的面積難以估算!」58歲的保生村民周運貴嘆了口氣說,因當地工業開發,近幾年海岸退縮速度更快。

「不止觀音保生村海岸線退縮,北邊的大潭村海岸也如此,粗估長達7、8公里的海岸線退縮,寬度從數十公尺到上百公尺。」長期關心環保的大潭村民吳裕民說,當地海岸早年盡是綠油油的防風林,7年多前,台電在觀音鄉保生、大潭村興建大潭電廠,東鼎為爭取天然氣供應興建觀塘工業港,海岸線自此變了樣。

前幾年 未警覺失先機

地方人士將海岸線退縮的責任指向大潭電廠的冷卻槽海堤和觀塘工業港,兩道凸出海堤產生「突堤效應」,附近海岸漸被海潮淘空內縮,中油去年在保生海岸進行天然氣地下輸氣管線工程,雖已完工,但有部分防風林地因施工「受傷」枯死,地方人士認為是加速當地海岸侵蝕的「幫兇」。

在地方人士陳情下,水利署第二河川局已發包在保生海岸建堤防,定明年2月完工;「如果政府有警覺,早幾年建堤防,還能保住部分的海岸和防風林地,這是經濟發展和國土保護兩敗俱傷的例子。」周運貴有感而發說。

現在 沙灘不見樹林枯

新屋鄉沿海遭淘空問題也不輕,不但十多公里的海岸防風林、沙灘沒入海,甚至馬路已緊鄰海邊,鄉公所堆置廢電線桿、消波塊防止侵蝕;新屋溪口北岸防風林,不敵東北季風吹襲和鹽害逐漸老化,逢颱風或海水暴漲,防風林倒得倒、枯得枯,縣府農業發展處近幾年進行水筆仔復育,當第二道綠色防線。

新屋鄉公所礙於養灘龐大經費難籌,4年前與台電協商,無償取得一萬多根廢電線桿,堆置永安漁港南岸約200公尺、北岸約600公尺的消波塊與海岸間,形成克難堤岸,有助海岸侵蝕稍稍減緩,但海岸侵蝕問題再不受重視,難保馬路不會被淹沒。

【2008/09/30 聯合報】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推薦序

  • 2008-10-29 【文╱高希均】

    世界熱了、平了、擠了」,怎麼辦?導讀佛里曼新著

    (一)市場機制的失靈

    「戰爭」是人類二十世紀的夢魘,「能源危機」則是人類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最大挑戰,而這項挑戰由於市場機制的失靈使情勢更加惡化。

    從經濟學理來推論,只要按照市場機制,價格的爆升或暴跌與供需的過剩或不足只是暫時狀況,透過供給者與需要者一段時間的調整,均衡的狀態就可以恢復。

    如果人的生產與消費行為都是這樣的理性,且可預測,那麼世界就不會出現「石油危機」了。這也就是為什麼《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這本書引起了全球讀者的閱讀興趣。

    事實上,油價不穩定的來源是:(1)需要增加太快,供給趕不上;(2)基於政治上的對抗、經濟上的壟斷等因素,石油輸出國不願意增加,甚至減少產量;(3)石油的替代品太少以及發展速度太慢,沒有發揮遏阻功能;(4)投機客在期貨市場上,有時興風作浪。

    市場機制的失靈,把我們帶回到殘酷的現實世界。這真就是佛里曼要撰述這本新著的重要動機。

    (二)熱了、平了、擠了

     佛里曼於2005年發表《世界是平的》一書後,再度獲得多項國際榮譽。作為一個《紐約時報》新聞記者與專欄作家,先後已獲得新聞界中最高榮譽的三座普立茲獎。他因報導中東紛爭,第一次得獎時年僅三十。

    近三年來,幾乎他所有的論述、演講、訪談,已從人對人、宗教對宗教、國對國的紛爭轉移到人對自然、人對能源、人對子孫的掠奪。圍繞的大主題是:能源與環保。

    出現在他文章中最多的議題是能源-氣候新紀元、乾淨電力、能源效率、資源生產力、石油輸出國的獨裁、徵油價稅、美國政府的無能、新興國家(如中國、印度)能源激增帶來的新挑戰。

    對於本書的脈絡,可先做個簡單的理解。

    首先,當前人類「能源危機」可以概括地包括:需求激增、供給不足、能源枯竭、替代品不足,因此每隔一段時期帶來油價的狂飆;另一方面在使用能源過程中,帶來了各種破壞氣候的及生態的可怕後果。

    因此,面對地球變熱、變平、變擠,產生了「需要面」的巨大改變之後,必須要設法在「供給面」採取對策。

    這即是在書中最後一章:「一個民主的中國,還是香蕉共和國」(意指政局不安的落後農業小國),佛里曼借用美國戴爾(Dell)創辦人提出的一個名詞:「再世代」(Re-generation)來鼓舞大家。

    「再世代」是指全球人類,不論年歲,共同努力於資源之「再生」(renewable resources)、「再用」(recycling)、與「再改造」(re-engineering)。

    美國是今天的超級強國,中國是今天的另一個強國。書中的一個結論是:中國好,地球就會好(As China goes, so goes planet earth.)。在能源的這一仗上,中國人要爭氣!

    在西方社會中,受人尊敬的公共知識份子,是有能力來推動一個新思潮與新運動的辯論。這本新書的主標題是:「熱了、平了、擠了」(Hot, Flat, Crowded)。且引證書中一些數字:

    (1)地球變「熱」了。除非人類採取措施大量減少二氧化碳,專家們警告:氣候變化「可能會帶來對空氣、海洋、冰山、土地、海岸線、物種等突發及無法扭轉的傷害。」「不在2012年採取行動,就會太晚,關鍵就在這幾年。」

    即使平均溫度上升攝氏0.8度,就會產生重大的水災、旱災、熱浪、野火、冰融,及對動植物生存的傷害。

    (2)地球變「平」了。因為技術快速發展(電腦、網路、軟體),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共同市場建立,貿易障礙減少等因素,使前所未有的全球人口,加入了全球化行列,形成了中產階級的崛起,也加速了對能源的需求,特別是新興國家(如中國)的需要激增。

    (3)地球變「擠」了。1800年,倫敦是全球最大城市,人口100萬。1995年,世界上有280個城市人口超過100萬。超過1000人口的大都市也有14個。

    本書尚有二個副標題:「為什麼我們需要綠色革命-以及如何使美國再生」。全書分五部(十七章):(1)當前處境、(2)一路走來、(3)如何向前、(4)中國、(5)美國。

    由於作者思維犀利,說理清晰,文字流暢,說故事的才能,全書讀來十分引人入勝。本書題材融合了經濟、政治、環保、科技、願景,讀後會使大部分讀者感受到正跟上了當前「綠色革命」的步伐,擴大了視野,增加了熱情,也會要求自己對「綠色革命」不能置身事外。

    這使我想起三十六年前另一本重要著作:《成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那是1972 年,出版後立刻轟動歐洲。我剛好在丹麥哥本哈根教書,講授經濟發展與國際貿易。

    作者米陶士(Dennis L. Meadows)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擅長系統分析。與其他三位作者在書中做了各種模式的演算。模式是根據五個指標-世界人口、工業化、污染、糧食生產與資源消耗-來估算經濟成長能否持續。

    書中悲觀的推論指出:人類如不採取各種補救與防禦措施,經濟成長就會面臨崩潰。這使一些人指摘這群年輕的「蛋頭學者」是馬爾薩斯(1798年出版《人口論》)新幽魂的復活。

    已近退休年齡的米陶士博士在2006年重溫舊著時說:現在的情況比當年的生態破壞(ecological collapse)悲觀預測更糟:「自然資源的急速枯竭、污染的增加、自然危害的頻繁、政治的不安定、油價的暴升、政府舉債的大量增加…。人類已經超越了警戒線,危機不是不可以避免,但是會越來越困難。」

    這位三十年前就憂心忡忡的環境科學家,現在已另有佛里曼來接棒了。

    (更多內容,請詳閱本書《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書摘

  • 2008-10-29【作者╱湯馬斯.佛里曼 譯者╱丘羽先、李欣容、許貴運、童一寧、黃孝如、楊舒琄、蔡菁芳、顧淑馨】

    第七章 能源匱乏

    現在,世界上有四分之三的人口使用化石燃料發電, 就已經造成如此劇烈的氣候變遷, 如果連剩下四分之一無電可用的人也加進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愈能降低太陽能、風力發電的成本, 並且讓窮人安全的取得這些科技, 不僅能消弭貧窮,還能阻止氣候變遷與空氣汙染。

     一片漆黑的非洲 怎麼知道,非洲何時才真正有脫離貧窮的機會?我的判斷標準很簡單:看到安潔莉娜.裘莉跟迦納的太陽能板合影,或參觀辛巴威的風力渦輪發電廠,就知道非洲有救了。近年來,由於裘莉等名人積極投入公益,世界開始正視非洲的苦難。

    他們特別關注貧窮與疾病的問題,也為非洲帶來迫切需要的救援物資與償債優惠。然而,非洲電力嚴重短缺的問題,幾乎沒有人注意到。

    只要看看全球的夜間衛星照片,就會發現驚人的結果:歐洲、美洲與亞洲燈火輝煌,非洲絕大部分地區卻是一片漆黑。 對抗愛滋病、淨水、保育森林、瘧疾防治與消弭貧窮的議題都有人倡導,但「能源匱乏」的問題卻乏人問津。

    這項議題似乎沒什麼吸引力,沒有國際公益團體發聲、沒有話題性、沒有布條或頭巾來為自己定位,也沒有名人加持。大家都不想為發電廠代言,因為無論在政治上或環保上,發電廠都是眾矢之的。

    更糟的是,籌資和興建發電廠曠日廢時,而且無法立即回收成本。 事實上,能源一直是非洲最不受重視的老問題。可是,我們不禁要問,沒有足夠的供電能源,非洲可能遠離貧窮、愛滋病、不乾淨的飲用水和瘧疾嗎?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荷蘭一年的發電量是200億瓦,相當於撒哈拉沙漠以南、南非以外非洲國家一年發電量的總和。中國的發電量每兩星期增加10億瓦,也相當於撒哈拉沙漠以南、南非以外非洲國家一年增加的量。

    即使各國供電量差距如此懸殊,能源匱乏的問題依然鮮少成為討論焦點。聯合國與世界各大發展組織在2000年提出的千禧年發展目標,甚至沒有納入普及電力這一項。

    這些發展目標包含在2015年前達成消除赤貧、普及國民教育等八項。但是,不先解決能源匱乏,如何消除貧窮? 「能源匱乏」(energy poverty)一詞,我最早是從太陽能電氣照明基金會(Solar Electric Light Fund, SELF.org)執行長佛瑞林(Robert Freling)口中聽到的。

    該基金會的主要任務是,為開發中國家的鄉村與偏遠地區提供太陽能電力和無線通訊設備。取得能源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就跟空氣和水一樣,佛瑞林主張,「可是,那些致力於解決發展問題的聰明人,卻經常忽略這一點。」

     在現代,缺電問題或許令人難以置信。但據世界銀行估計,世界上大約有16億人沒有電,等於全球每四人就有一人無電可用。

    每晚,這16億人都在漆黑中度過。世界銀行統計指出,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南非以外的非洲地區,有75%的家庭、約5億5千萬人沒有接上電網。在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則有7億人沒有接上電網,約占這些國家總人口的50%、鄉村人口的90%。

    國際能源總署預估,若現狀繼續維持,到2030年,依然有14億人無電可用。

    生火煮食是缺電地區最常見的替代方法。然而,每年約有160萬人因為使用燃燒效率不高的爐具或鍋具,導致室內空氣不良而死亡。受害者多半是婦女及兒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利用生質能烹煮,已成為排名在營養不良、不安全性行為和缺乏乾淨水與衛生之後的一大死因。

    為什麼世界上還有那麼多地方有能源匱乏的問題?各個地方的原因不盡相同。

    某些地區是因為經濟成長飛快,加上人口爆炸,導致能源供不應求。在窮困國家,則由於石油與天然氣價格飆漲,迫使政府採取限電措施。

    還有一些地區是因為長年乾旱,使水力發電陷入癱瘓。 不過,能源短缺的國家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公用事業經營不善,沒有能力籌措足夠的資金來興建及營運發電廠與輸電線。這些國家長期飽受政府無能或內戰之苦,或兩者皆是,而這兩項問題往往息息相關,在非洲更是如此。

    一個國家的政府要有能力、政局要穩定,才能規劃、籌資、興建和營運成本高昂的發電廠與輸電網(這些都是長期的建設計畫)。否則,大眾便無法享受長久的供電,甚至永遠無電可用。

    不過,即使是在政府有為、政局和平的國家,發電計畫也經常停擺。有時候是因為政府不允許公用事業民營化、並收取可永續經營的合理價格,有時候則是淪為政治酬庸的工具或政治鬥爭的戰利品。

    事實上,現在非洲取得的償債優惠,主要是將停擺的發電建設貸款一筆勾銷,而停擺的原因多半是貪汙或管理不當。

    南部非洲電力聯營網(Southern African Power Pool)是由非洲南端12個國家的電力公司組成的聯盟。集團經理穆沙巴(Lawrence Musaba)向《紐約時報》表示(2007年7月29日):「我們一直缺乏發電和輸電所需的大量資金,而且無論公私部門都不願意投入。這樣的困境已持續15到20年之久。」這篇文章由我的同事懷恩斯(Michael Wines)撰寫。

    他提到,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奈及利亞的政府,在2007年4月公布的報告中指出,「國內79座電廠,只有19座能運轉??該國再生能源委員會表示,跟全盛時期相比,每日供電量掉了六成。停電造成的經濟損失一年高達10億美元。」

    能源也是一種經濟商品,必須有良好的政府治理、健全的管理機構與有效的市場機制,消費者才能享受源源不絕的供電。少了可靠能源,生活各方面會受到負面影響。

    畢竟,能源是萬物運行的動力。 能源匱乏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佛瑞林解釋說:「對於村莊而言,缺乏能源,就無法定期抽取乾淨的用水、無法與外界通訊、成人識字班無法開課,學校也無法使用電腦或網路。」這只會更加深社會的不平等。

    「能源匱乏影響最大的是鄉村地區的婦女。主要原因是,她們每天都得走好幾英里的路去取飲用水和洗澡水,或者撿柴火。還在念小學的女孩常常課上到一半,就被叫去幫忙做這些日常粗活。」

    佛瑞林說,除此之外,非洲村莊地區的婦女通常負責煮飯,所以她們也是室內空氣汙染最大的受害者。點煤油燈,或在通風不良的廚房裡生火,都是造成空氣汙染的原因。還有,如果學校沒有乾淨的水,許多非洲國家的青少女在月事來的時候,就只能選擇不去上課。

    沒有電,就沒有乾淨的水可用。 能源使用與國家生產毛額息息相關。沒有電網供電的工廠,必須仰賴成本較高、汙染較嚴重的備用發電機。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非洲製造業一年平均停電56天,營業額因此損失5%到6%。至於非正規的地下經濟,一年損失甚至可能高達20%。最近世界銀行一項研究發現,取得電力可以讓孟加拉鄉村的家庭收入增加20%,連帶使貧窮率下降15%。

    另一項研究引用孟加拉的調查後指出,家裡有電可用的學童,閱讀時間多出達33%。 換句話說,開發中國家面臨的每項問題,都與能源短缺有關。教育的問題在於師資短缺與電力不足。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的醫療保健問題,在於醫師不足與藥物短缺,以及缺乏醫療設備和冷藏藥物所需的電力。印度鄉村地區的失業率高,主要因為缺乏人才與資金,也沒有足夠的能源供應工廠營運。

    孟加拉農業不振,主要因為種子、肥料與農地不足,以及缺乏抽取地下水所需的能源和電力設備。 佛瑞林總結說:「能源匱乏的影響遍及生活每個面向,也讓人類在二十一世紀脫離經濟貧窮的希望完全破滅。」

    當然,鄉村與都市地區的窮苦人民,長久以來都是靠著有限的能源生存。他們燃燒木材和糞便、利用動物犁田,並且以水載舟。工業化國家電力普及後一百多年,窮人仍然仰賴傳統能源。必要時,也會採用石油和電池設備,或者使用臨時做成的電線設備接電來擴充能源。

     然而,能源匱乏的問題今非昔比。在又熱、又平、又擠的世界,能源匱乏的衝擊更大、傷害更深。全球暖化時,如果無電可用,適應氣候變遷的能力將嚴重受限,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世界變平後,如果無電可用,便無法使用電腦、手機或網路,而這些都是全球商務、教育、合作與創新的必備工具。世界日益擁擠時,如果無電可用,不太可能有機會在鄉村出人頭地,於是你可能被迫搬到孟買、上海,拉哥斯等大城市討生活,居住在已經過度擁擠的貧民區。

    現在,經濟成長更加取決於能源的有無。今日的能源帶來更豐富的知識,激發更驚人的潛力,也提供更多保障,所以,比起過去更能讓生活安定。能源匱乏不僅阻礙最弱勢的人向上發展,我們也因此錯失他們可能創造的寶貴貢獻。原因何在,我們來進一步檢視。

    能源匱乏與暖化的世界 在全球暖化日益嚴重的世界,誰是最大的受害者?首當其衝的,是那些跟造成暖化最沒有關係的人,也就是最窮的人。

    他們沒有電、沒有車、沒有發電廠,更沒有會排放二氧化碳的工廠。一日靠不到兩塊錢美金生活的人口有24億,他們多半居住在鄉村,仰賴周遭的土地、森林與植物維生。

     氣候變遷專家大多認為,全球均溫升高、風生成的頻率增加、蒸發速率加快、降雨量增加,確實會導致更極端的氣候型態:某些地區會降下更猛烈的暴雨;某些地區則會發生更嚴重、更長期的乾旱。對於能源匱乏的鄉村居民而言,惡劣的天氣絕對是一場夢魘。

    暴雨增強,土壤來不及吸收雨水,會使更多雨水流入大海。因此,土壤漸漸流失,蒸發速率也隨之更快。土地開始乾涸,引發野火的機率也提高了。

    沒有電,要適應這些極端氣候,只會難上加難。由於過度開發、森林消失、人口爆炸與水質不穩定,許多鄉村貧苦地區早有供水吃緊的問題。

    如果氣候變遷導致這些地區乾旱加劇,就像非洲與南歐部分地區目前的情況,能源匱乏地區的人根本沒辦法像有電的人一樣長時間吹電扇、冷藏多一點食物和藥品,或者淨化水質。

    地下水位愈下降,窮人就更需要電力與燃料,才能從更深的井抽水。 海平面一旦大幅上升,居住在孟加拉等低窪地區的窮人,將被迫往內陸遷移。

    居住在高海拔地區的人,則更容易受到昆蟲傳染的疾病侵襲。原因是,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高海拔地區,氣溫上升的速度比低地快,所以蚊子有機會把瘧疾帶到地勢更高的區域。氣溫如果持續升高,在這兩大洲內會多出好幾百萬人受瘧疾威脅。沒有能源,人民便無法藉由關窗開冷氣來躲避疫情。

    就以非洲的盧安達為例。絕大部分的鄉村地區都沒有輸電網,而石油或柴油發電的成本又日益增加。

    沒有可靠的能源,不論能源是否潔淨、價格多少,盧安達的人民如何保存疫苗、提供淨水、開電風扇或經營診所,以長期改善醫療情況呢? (能源匱乏地區的人等待取得供電之時,需要我們盡全力維護周遭的森林、珊瑚礁與其他自然棲息地。因為這些生態系可以幫助窮人在取得電力之前減緩惡劣的氣候變化。

    舉例來說,沿海的紅樹林能夠抵禦洪水與海水暴漲,保護低窪地區的居民。2004年南亞大海嘯時,珊瑚礁與紅樹林完好的地區,比被海濱飯店與養蝦池取代的地區,受到的衝擊要小。

    此外,當乾旱加劇、冰河縮小,導致水源減少時,高地森林能夠提供更穩定的水資源。生態保育甚至與瘧疾有關聯。近期研究顯示,森林消失的地區容易爆發瘧疾,因為樹木遭到砍伐留下的泥水池,正好成為病媒蚊的溫床。

    要適應氣候變遷,不僅得靠電力與防波堤,也得仰賴保育工作。) 有電可用的人,也發覺氣候變遷使得供電量減少。2006年6月,我造訪祕魯,在印加聖谷地區(Sacred Valley of the Incas)認識了朗巴利(Jos Ignacio Lambarri)。

    他擁有一座占地60公頃的農場。雖然他沒有以「全球氣候異變」形容眼前的情景,卻敘述了這些現象。

    朗巴利告訴我,他這一生都在努力栽培巨型白玉米,用的種子有25分美元硬幣那麼大。這些巨型玉米有獨特的生長條件,必須在水質、溫度、土壤與陽光都配合得宜的情況下,才能成功培育出來,主要外銷西班牙與日本。

    可是,近年來,他開始注意到一些變化:「水位開始下降,氣溫漸漸升高。」結果,玉米種子長得不像往年一樣大,新的害蟲出現,自古印加時期就存在的梯田,也開始缺乏灌溉水源。他還發現,山上那條從小就有的雪線正在後退。

    他說:「我告訴我太太,山上的雪全部消失的那一天,我們就要搬出山谷。」 世界各地的農人都和朗巴利一樣,必須仰賴冰河融水灌溉農地和維持水力發電水壩的運作。然而,隨著氣溫上升、冬季縮短,冰河的融雪量漸漸減少。水荒開始引發衝突。

    朗巴利告訴我,他和其他農人每年都會開會決定如何分配水資源。現在,「開會氣氛一年比一年火爆,因為土地一樣多,但可以分配的水卻變少了。」

    我跟物理學家兼氣候專家羅姆提到這件事時,他回答我:「英文的對手『rival』這個字,最早是指使用同一條河的人。你去查查字典。」

    我查了。《韋氏大字典》的解釋是:「拉丁文rivalis原意:與另外一人共用河流的人。」 如果全球暖化真的朝預測的方向發展,這個世界將多出很多「對手」。

    

    

    (更多內容,請詳閱本書《世界又熱又平又擠》)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全球十大污染城 中國佔兩個

自由時報20070916

山西臨汾、安徽田營上榜

〔編譯胡立宗╱綜合報導〕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布萊克史密斯研究所十五日公布全球污染最嚴重十大城市,其中中國煤礦業中心山西省臨汾和鉛礦重鎮安徽省田營列名十大;前三十個污染最嚴重城市中,中國也有六個上榜,除了臨汾和田營之外,還包括貴州萬山、浙江花溪、甘肅蘭州和新疆烏魯木齊。

污染最嚴重十大城市如下︰

.中國臨汾:三百萬人受到影響,污染源包括飄塵、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砷及鉛。由於數百家礦區、工廠不受管制,當地居民被迫直接呼吸有毒氣體,導致肺部疾病。

.中國田營:十四萬人受影響,污染源包括鉛及其他重金屬。由於鉛開採過程沒有污染管制,導致居民長期吸入比法定濃度高十倍的鉛,造成低智、生長遲緩及腦部傷害等問題。

.烏克蘭車諾比爾:約五百五十萬人受影響,主要是受到核子發電廠事故後的輻射影響。

.亞塞拜然尚蓋特:二十七萬五千人受影響,污染源來自超過四十家的橡膠、氯及殺蟲劑工廠。

.印度束金達:二百六十萬人受影響;當地蘊藏全印度九十七%的鉻鐵礦,污水導致居民染病。

.俄羅斯多辛斯克:三十萬人受影響,居民處在包括沙林、VX毒氣等有毒化學物質的威脅下。

.俄羅斯諾利斯克:十三萬四千人受影響,鎳礦等礦物的開採及處理過程讓居民罹患呼吸道疾病及肺癌。

.印度瓦披:七萬一千人受影響,居民承受五十家以上工廠排放的污染物。

.尚比亞卡布韋:二十五萬五千人受影響,主要是鉛礦開採及處理過程的污染。

.秘魯拉奧羅亞:三萬五千人受影響,污染源為鉛、銅、鋅、二氧化硫。

暖化融冰 北極西北通道貫通

自由時報20070916
歐洲太空總署表示,衛星拍到北極海影像,顯示隨著冰層融化,歐亞交通最直接的捷徑「西北通道」(黃線)已全面開通,而穿越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東北通道」(藍線)也只有部份仍有阻礙。(法新社)

海冰面積30年來新低

〔編譯羅彥傑╱綜合十五日外電報導〕就在各國競相爭取北極主權之際,歐洲太空總署(ESA)十五日在其網站指出,由於北極冰層融化,海冰面積縮減到自三十年前衛星測量以來的新低水準,人類長久以來追求的北極「西北通道」終於全面暢通,另闢歐亞之間的交通新捷徑。

歐亞交通新捷徑

ESA並展示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現已完全可航行的路線畫面。穿透加拿大北極地區的「西北通道」航線,被認為是取代巴拿馬運河的廉價新選擇。最近才在北極海床插旗的俄國,重申享有資源豐富的北極大片地區主權。加拿大也宣布要在西北通道東側入口附近的納尼斯維克建深水港。

根據ESA環境監測衛星雷達本月拍攝到的馬賽克畫面,北極圈的冰層範圍已縮減到自一九七八年開始監測以來的最小。一般來說,北極海冰層每年最小與最大範圍的月份分別是九月與三月。

冰層年縮百萬平方公里

丹麥國家太空中心人員皮德森說:「我們見到冰層覆蓋範圍縮減到僅剩約三百萬平方公里,比二○○五、○六年看到的範圍,還縮減一百萬平方公里。」他說,北極圈冰層過去十年平均每年縮減十萬平方公里,因此短短一年就少了一百萬平方公里,實在「誇張」。

皮德森指出,雖然沿西伯利亞海岸、穿透俄羅斯北極地區的「東北通道」目前仍有部份冰層阻礙,但有鑑於最新情勢的發展,這條通道很可能會比預期還快就開通。

ESA表示,北極地區對於氣候變遷非常敏感,若干科學家預測北極冰層最快會在二○四○年消失。幾乎所有科學家都說,北極暖化的速度是其他地區的兩倍。

暖化災難 世界地圖重劃

自由時報20070904
中亞的鹹海自一九六七年起的四十年來縮減了七十五%。左圖為鹹海一九八九年年中的面積,右圖則是二○○三年八月的景況,十四年來的變化,明顯可見。(摘自網路)

泰晤士世界地圖全集被迫改版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全球暖化影響迫使地圖權威英國「泰晤士世界地圖全集」的製圖師必須重新繪製陸地海岸線,與對土地型態重新歸類。地圖全集總編艾胥沃斯表示︰「可以說環境災難就攤在我們眼前,我們真的憂心不久的將來一些著名地景地貌將永遠消失。」

知名景貌 恐將永遠消失

地圖全集自一八九五年問世,今年已是第十二版,並做了兩萬處更新。與四年前的舊版相較,部分地區的海平面上升,部分則已下降,究其原因,則是氣候變遷與計畫欠周的灌溉計畫所致。

一些驚人的改變如下︰

◎中亞的鹹海自一九六七年以來,已縮減七十五%。

◎非洲的查德湖自一九六三年以來,已縮減九十五%。

◎以色列的死海比五十年前下降了二十五公尺。

◎黃河、底格里斯河與科羅拉多河等部份河段年年乾涸,甚至斷流。

◎非洲吉力馬札羅山的冰帽百年來已消失逾八十%。

◎全球最低窪國家吐瓦魯,其最高點僅高出水平面五公尺,或許有一天地圖上將完全不見其蹤影。

◎全球四十%的珊瑚礁岩,在過去數十年來已遭摧毀或破壞。

◎年摧毀的熱帶雨林超過一%,約一百二十三萬平方公里。

艾胥沃斯也指出,全球都市化浪潮使得明年都市人口首度超越鄉村人口。一些值得注意的數字如下︰

◎到二○三○年,五人中就有三人是都市人,全球都市人口將成長達四十九億人。而從二○一○至三○年間,全球新都市人中,六個就有五個是非洲或亞洲人。

◎一九五○年代,人口超過一千萬的都市只有紐約,如今有十八座城市人口達千萬,到二○一五年,則將達到二十二座。

在一片令人心驚膽戰的現象中,也傳出一些好消息,比如說,全球約有十三%的土地被劃入各式各樣的保護區內。○四至○五年,全球風力發電量增加逾二十%。被伊拉克前獨裁者海珊抽乾的美索不達米亞沼澤地,再度恢復溼地景致。

紐時︰中國環污黑洞 考驗中共政權

自由時報20070827
一名農人二十六日在中國江西省鷹潭市郊區一座已經快要乾枯的池塘中汲水。沙漠與都市擴張已導致中國農耕地面積減少,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日前警告說,隨著氣候變遷與人口不斷增加,預計到二○三○年,中國將短缺一億噸糧食。(路透)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崛起,伴隨而來的是嚴重環境污染及百姓生命損失。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快速成為世界經濟強權之際,環境污染問題卻是空前嚴重,其惡化程度已在中國國內及國際掀起波濤,認為污染不但造成中國公眾沉重長期負擔,對中國共產黨更是嚴酷挑戰,而中國迄今無法確信能否以其經濟實力來減緩環境污染情況。

安全空氣 僅1%都市居民享有

報導中指出,環境污染已是中國民眾罹患癌症致死的主要殺手,而據信中國有五億人缺乏安全飲用水。另外,歐盟統計指出,全中國五億六千萬都市居民只有一%生活在安全無慮的空氣環境中。

每年75萬人 死於水污染

根據中國內部未公開的研究資料指出, 二○○三年全中國有三十萬人死於空氣污染,主要是心臟疾病及肺癌;世界衛生組織則發現,中國死於水污染的人數更多,平均每年多達七十五萬人。

報導說,原本外界預估中國將在二○一○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但國際能源總署認為,這項時程可能提前至今年底,而荷蘭環境評估組織更直指中國早已超過了。

為避免各省市地方政府只追求GDP(國內生產總值),不考慮環境污染代價,中國原擬實施「綠色GDP」。綠色GDP核算是指從傳統GDP中扣除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退化成本,更真實地衡量經濟發展成果。中國官方去年公布第一份相關核算報告,結果一些省分依綠色GDP計算,實際經濟成長率都近乎零,令地方「談綠色變」。在經濟掛帥、政治壓環保之下,新的綠色GDP核算報告公布時間已無限期延後。

不滿聲浪日增 威脅中共政權

紐約時報指出,過去中國共產黨遭逢挑戰時,通常由北京下達大刀闊斧的命令加以因應,但環保問題可能構成不同挑戰;中共習於由中央發佈重大指示的政治文化,如今在環保議題上面臨公眾監督的壓力。

而日趨惡化的中國生態和生存環境導致中國民眾普遍不滿,此一不滿已經對中共政權的統治造成威脅。

全球暖化效應 北極圈外小鎮 商機暴增

自由時報20070819

編譯胡立宗╱特譯

對很多地區來說,全球暖化或許代表著威脅,但對靠近北極圈的加拿大市鎮伊卡魯伊特來說,暖化卻代表著更多商機。人口快速增加讓小鎮面臨住宅短缺的問題,老字號冰屋家庭餐廳Kamotiq Inn(見圖,法新社)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4600多平方公尺的商用建築。

加拿大1999年將「西北地區」一分為二,東部另設紐納武特地區(Nunavut),首府就設在巴芬島上、距極區僅200公里的伊卡魯伊特。該鎮一下子增加幾千個政府工作機會,人口倍增到7千人。

遊輪業、礦採業紛進駐

除了政府重視,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極區商機,也讓小鎮發展更為快速:例如北方森林帶隨氣候暖化往北擴張,讓林業公司躍躍欲試;通航日數增加,讓遊輪業者快速擴張北極觀光行程;科學家更推測,如果極區航道在本世紀中變成可全年通行,倫敦到東京的航海距離將減少5千公里以上。

除此之外,極圈內可能蘊含大量化石燃料的消息,更增長極區發展速度。繼俄羅斯在北極海床插旗宣示主權後,加拿大也宣布設立極圈深水港、軍事基地以保護自身利益;氣候改變使探勘、開採工作更容易,也引來更多石油、礦業公司進駐。

但在繁榮氣氛下,伊卡魯伊特的傳統面貌也漸漸喪失。以Kamotiq Inn這間位在十字路口的圓頂餐廳為例,特別的仿冰屋外型讓它自1980年代完工以來,就一直是當地人的最愛。但隨著開發熱潮,老闆薩爾說,他在五月決定賣掉餐廳,因為市區不斷擴張,對房產的需求水漲船高。

伊卡魯伊特全鎮只有2條鋪築道路,但汽車越來越多,取代傳統的狗拉雪橇及雪車,上下班「尖峰」時段還會小小塞車5分鐘;由於交通問題實在「惱人」,議會決定設立全鎮第一座紅綠燈。(取材自法新社)

對抗暖化 荷蘭掀船屋熱

自由時報20070814
活動船屋

編譯陳泓達╱特譯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和地小人稠的現實,荷蘭正興起一波興建活動船屋(見圖,法新社)的熱潮,這種三層樓高的船屋有頂樓陽台、寬敞的客廳和三間臥房。

荷蘭現有十幾個市鎮正積極規劃新的開發區,準備大舉興建這種活動船屋,隨著愈來愈多所謂的「水上持份」售出,船屋市場一片榮景。

阿姆斯特丹建築中心(ARCAM )的迪科特表示,即使荷蘭出現水患,這些活動船屋也不至於滅頂。荷蘭人口稠密,但全境有三分之一面積低於海平面,海平面持續升高的可能性始終揮之不去。

瓦罕寧恩大學氣候學家李曼斯表示,面對全球暖化,荷蘭人不再坐困愁城,「我們現在積極尋求因應氣候變遷的辦法」。以前荷蘭人只曉得築堤防洪,現在想法已經轉變,設法擴大生存空間,並將海平面升高視為創意推陳出新的機遇。

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水上生活」展覽會上,「ABC方舟建造」公司向購買艾瑟爾堡人工島「水上建地」的客戶展示其水上豪宅樣品屋。艾瑟爾堡位於阿姆斯特丹以東,是個新開發的住宅區,二○二○年前可望有四萬五千人移居該地。

艾瑟爾堡的水上持份每單位售價約十一萬至十四萬歐元(約台幣四百九十九萬至六百三十五萬),購買持份者將有權在特殊碼頭停泊船屋。

「ABC方舟建造」公司專門製造在阿姆斯特丹運河上隨處可見的老式平底船屋,現在則逐漸將重心轉移到外觀類似活動豪宅的新式船屋。「ABC方舟建造」的史潘克勒表示,這是一個前景可期的新興市場,該公司今年已興建四十座船屋,明年還打算興建六十座。

這種水上豪宅造價約二十五萬歐元(約台幣一千一百三十三萬),加上水上持份,還比艾瑟爾堡上類似的陸地住宅便宜一點。(取材自法新社)

英官方研究 全球暖化 將在2009 年後加快

自由時報20070811

09年到14年 氣溫恐創新高

〔編譯陳泓達╱綜合報導〕英國政府氣象專家在十日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去數年,自然變化抵銷了全球暖化的影響,地表溫度至二○○八年仍將持穩。不過,全球暖化的惡果將在二○○九年後加速顯現,二○一四年恐將突破一九九八年創下的高溫紀錄。一九九八年是有史以來氣候最炎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逾攝氏十四度。

真正的熱浪 09年後才出現

以十年為單位,英國氣象局科學家建立的電腦模型估計,暖化現象將在這幾年趨緩,然後再次加速,二○○九至二○一四年間至少有一半時間會比九八年熱,一四年的平均溫度可能比○四年高攝氏○.三度。

這份刊登在「科學」雜誌的報告指出,地球暖化的整體趨勢肇因於溫室氣體排放,但由於大洋環流溫度型態變遷,其效應未來三、四年間將被大幅抵銷,真正的熱浪將出現在○九年後。

新氣候變遷模型 縮短為10年

以往的電腦模型試圖推估未來一百年的氣候變遷,往往低估自然因素的影響。主持前述研究計畫的史密斯博士將模型設計縮短為十年,結合「東太平洋聖嬰」(El Nino)現象和「北大西洋震盪」(即太陽紫外線在冬季影響北半球大氣層,進而影響大西洋上空的大氣循環)等自然變化,以及燃燒化石燃料等人類活動,推算出更精確的數據。

相較於現有模型,任職於艾克希特「哈德利氣候變遷中心」的史密斯指出,他們不採近似值推算法,而是根據洋流和大氣循環狀況的真實數據,來預測二○○五年初至一四年這十年間的氣候變遷。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二月初發表的研究報告警告,全球暖化的趨勢「十分明確」,而且「極有可能」肇因於燃燒及使用化石燃料等人類活動,導致溫室氣體含量達到六十五萬年以來的最高點,本世紀末期的平均氣溫可能增加攝氏一.八至四度。

史密斯表示,他們的模型和IPCC報告使用的模型相同,差別在於前者的預測是以當前洋流和大氣的實際狀況為基礎。因此,經過改良的氣候變遷模型應有助於決策領袖和企業推算氣候變遷最大效應出現的時間和地點。

亞洲褐雲 消融喜馬拉雅山冰川

自由時報20070805
英國「自然」雜誌報導,亞洲南部上空懸浮的煤灰和微粒造成氣候暖化,並導致喜馬拉雅冰川加速萎縮及雨季縮短。圖為中國四川成都市五月間,因有人在市郊引火焚燒數噸乾柴,出現嚴重霾害。(法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科學家指出,印度洋上空懸浮著一大片由煤灰、酸性物及其他有害懸浮粒子形成的雲霧,即所謂的「亞洲褐雲」(Asian Brown Cloud),正加速喜馬拉雅山冰川消融,中國、印度、孟加拉及其他下游國家超過二十億居民恐面對重大危機。

亞洲褐雲的分佈西起印度,東至中國,在一九九九年的印度洋實驗中,首次被觀察到。科學家認為,褐雲由懸浮於空氣的顆粒和污染物形成,又因濕度適當而轉變為薄霧或陰霾。

空污禍首是中國、印度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 美國加州史貴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在印度洋上以定高分層的方式,分別在海拔五百、一千五百及三千公尺的高空,對褐雲雲層進行偵測,結果發現,組成褐雲的懸浮微粒含有煤灰成分,進而增加吸熱作用,致使該區上空雲層周圍空氣的日光效應加劇五成。

研究人員指出,部分懸浮微粒反射陽光,從而產生氣候變化專家所擔心的「全球暗化」現象;另外,其他懸浮微粒因顏色較暗,會吸收太陽輻射及熱能。

研究人員透過數據資料估算,喜馬拉雅山的氣溫自一九五○年起,每十年上升攝氏○.二五度,這是全球暖化平均速度的兩倍。科學家發現,喜馬拉雅山的四萬六千條冰川之中,有三分之二已開始收縮,近來快速融冰,造成下游氾濫,未來也有發生大旱災的隱憂。

他們指出,禍首是中國、印度等亞洲開發中國家居民經常燃燒煤炭、木材等生物燃料所致;但印度科學家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項說法誇大不實,且充斥著西方國家的政治意圖。

研究發現卡達萬年前非不毛之地

  • 2008-10-17 【中央社】

     根據「卡達博物館」與「英國伯明罕大學」合作研究發現,萬年前卡達地貌非如今日不毛之地,而是有水源之地,且波斯灣則為一片有著貿易商道遼闊的大地,客旅往來頻繁,後因海平面上升,以致地貌完全改變。

     為瞭解卡達社會與文化起源,以供日後各學術領域參酌,卡達博物館與英國伯名罕大學協議,以「地球影像系統」為研究工具,展開測定古卡達地貌的研究計畫。

     據卡達媒體報導,地球影像系統採遙感與地理空間模組重建技術,測定古時卡達的陸地與海岸線樣貌。卡達為中東地區首個使用地球影像系統,從事考古學研究的國家

     除海岸與陸地樣貌的重新測定,這項考古研究也涵蓋往昔卡達海域海底地形的測繪,方法採完整保存現有地貌的高科技技術,輔以現有的考古學遺址各項文件,重建古時的卡達海域形貌。

     此外,研究計畫也將結合地理學、考古學、遙測衛星畫面、地震,以及有關目前海床型態的資料,十分龐大。

     根據初步研究結果,萬年前的卡達為有水的濕地,不同於今日乾燥的不毛之地,且環阿拉伯半島的波斯灣海域,更早之時為一片遼闊大地,商旅往來頻繁,富庶繁榮有人居住。

     但這熙來攘往的景象,之後多數都埋在沙堆中,冰河期後因全球氣候改變,海平面上升,阿拉伯半島一帶的古地貌,也盡數沈沒在汪洋之中。

     參與研究計畫的工作人員深信,完成地貌與環境重建的測繪與資料彙整後,現有的歷史恐將重新改寫。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抗暖化 西雅圖綠屋頂暨市民花園一舉數得

西雅圖人認為綠地增加是緩和全球暖化的對策,為此他們也在公共建築上施作綠屋頂、配置市民花園、人行道植栽也改採自然排水系統;這些增加的綠地都可滲濾都市雨水,減少逕流量,收集到的亦可回收再利用。
西雅圖的政府機構,例如消防局屋頂就是綠屋頂。西雅圖市政府生態建築專家Joel Banslaben說,已有多處採行綠屋頂,亦即在屋頂種植耐旱植物,可達到冬暖夏涼作用(有研究顯示夏季約可降溫華氏2到5度),除節省空調耗電量外,也可處理部分都市降雨,減少逕流水量。
再看西雅圖市政府的屋頂,也是施作植栽的綠屋頂。西雅圖市政府工務局經理 Bob Spencer說,市政府的綠屋頂是西雅圖市最早施作綠屋頂的案例之一,此處與之前看到的消防局屋頂栽植草地不一樣,看起來比較沒有生氣,這是因為每一個綠屋頂都會栽植不同植物。
他並說,至今持續監測市府綠屋頂可以處理降雨的滲透量是多少,另流入屋簷雨水收集管的雨水,也會集中到地下室,作為沖馬桶用水使用。
再看西雅圖市圖書館系統,除了市區總圖為國際知名的生態建築,其分圖- Ballard圖書館雖較小,卻也一樣是生態建築,此館亦使用綠屋頂。
Ballard圖書館的館理員 Ellen FitzGerald說,這棟建築10年前興建時斥資2000萬美元,綠屋頂的結構有其特殊設計,初期較綠,有 6吋高,後來這些植栽都不太需要照顧,生命力強,因非雨季,現在看起來是黃黃的一片。
這片綠屋頂可以過濾雨水、減少都市逕流,還可收集雨水使用;另西雅圖市有收集這類都市逕流檢測水質,了解逕流的處理品質。
她還笑說,綠屋頂的植栽讓整棟分圖的溫度低許多,可省空調,有時搭配空調還會略涼了些,顯示節能功能確實存在,冬天則有助室內溫度暖些;還可以吸收都市降雨量,減少雨水逕流的水量。
Ballard 圖書館既然是生態建築,內部還使用回收建材,例如櫃台用水泥跟回收塑膠製成的火石板打造,且沒有使用釘子;椅子也是非生長多年樹木的夾板(回收木頭製成)做成;天花板等處所見各色建材,則是來自造船廠的回收建材。
電源使用方面,她說,在天花板架設太陽能板,可提供圖書館 10%用電;其次,也購買德製新式太陽能板,裝設在大門右邊的落地窗上,這種太陽能晶片裝在玻璃之間,能在垂直面,非太陽90度直角照射時發電,可提高建築使用太陽能發電的面積使用率。
此外,內部有空氣監測設備,測量風速和方向,也有面板顯示太陽能發電量及使用情況等,可以讓來圖書館看書的社區民眾與下一代感受到生態建築發揮作用的實況,本身即是推廣生態建築的活範例。
由於 Ballard本身由木頭與挑高落地窗構成,加上種種環保生態科技與仿效大自然功能及工藝設計的融合,開館以來深受社區民眾喜愛。
Ellen 說,舊館距離新館一個街區外,約7500坪,新棟是 1萬5000坪,但是每天(含假日)有1、2千人次到館內造訪,造訪人次跟書流量都是舊館的 2倍,父母常帶著孩子長時間在圖書館看書,證明這是棟成功的生態建築。
此外,西雅圖市約有55座市民花園,面積約與台灣各都市的社區公園相當,不同的是全部提供市民租地栽種花朵,市民只要年繳約35元美金,就可以擁有一塊面積種花,還可採收回家插花使用,深受當地人喜愛。
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Nancy Rottle說,有許多民眾排隊等待機會中。
另外,西雅圖市區也可見少數人行道植栽已採自然排水系統,而非傳統下水道系統。都是仿效自然濾滲雨水的公共建設,可淨化、減少都市的雨水逕流水量。
【2008/10/20 中央社】

 

率850城市簽氣候變遷計畫 西雅圖減碳亮眼
美國聯邦政府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141國簽署),西雅圖市卻發起全美 850個城市簽署西雅圖氣候變遷計畫,減碳成績遠遠超前京都議定書目標,他們仿照大自然運作的模式整治河川、滲濾雨水逕流、蓋綠建築、公投百年綠地計畫與復育水岸,全力增加綠地中。這值得台灣借鏡參考。
西雅圖市人口約52萬人、面積 369.2平方公里(其中 217.2平方公里為陸地, 152平方公里為水面(約占41.16%)。
西雅圖是美國西北最大城市,她的知名度不只因電影「西雅圖夜未眠」在當地拍攝,而是因為西雅圖人尊重大自然的意識明確、付諸行動,散發出自然與人文揉合的親和力,讓世人難以抵擋西雅圖所散發的魅力。
西雅圖因為波音公司與微軟等科技產業在地發展,住民水平整齊,因而與歐盟國家一樣,十分重視生活品質與生態平衡,民意所趨,政府施政方針亦不會輕忽環保;不論是民眾或政府,早已認為環保與經濟是齊步走的關係,他們將人類的聰明運用在綠色經濟上,從保育鮭魚觀點,串聯到全球抗暖化產業,打造優質生活。
西雅圖市正是率領美國上百個都市,率美國聯邦政府之先,響應全球減碳活動的靈魂都市。
1997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組織(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通過京都議定書,規範主要工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希望簽約的141國能在2012年時降低1990年CO2排放量的7%;但是溫室氣體排放量全球名列前茅的美國並未簽署(另一個未簽署的先進國家是澳洲)。
西雅圖市政府Climate Action Now協調員RachelR.Smith指出,西雅圖市長Greg Nickel於2002年當選,2005年遇上雨水不足、西雅圖缺水,使得Greg Nickel認為節能之外,還要投注綠色經濟發展;但他始終得不到聯邦政府協助,於是他串聯了 141個城市簽署與上述京都議定書一樣內容的「全美市長氣候保護協議U.S.Mayors Climate Protection Agreement」。
Rachel說,累計至今,全美如今已有850個城市、約8000萬人(與德國人口相當)參與。
而且當此協議的會議在西雅圖召開後,也形成一個組織,他們寫信呼籲聯邦政府投入減碳行動。
至今 850個城市串聯起來的行動力與影響力,已經讓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Barack Obama)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馬侃(John McCain)注意到,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他們必須要有行動與對策因應,相信來自民意的壓力,接下來幾年會有更大的進展。
上述簽署並非紙上談兵。Rachel說,西雅圖政府向外資詢後從三個層面思考具體作為,包含「政府」、「當地業者」及「居民」各可以做什麼?
其中政府推出幾項具體政策,「增加更多人行道、增加更多單車道、增加更多綠建築節能標準,以及建造從機場到華大的輕軌」。
她說,政府要做的事是,「提供人民不同選擇,讓人起床後想的第一件事是,『我今天要穿什麼上班?而非苦惱車要停哪?』」
市府並與星巴克企業、西雅圖港合作,希望他們能提出鼓勵員工騎單車、搭公車等大眾運輸系統的獎勵措施;政府也跟企業合辦活動宣傳環保知識。
例如交通工具上西雅圖渡輪的順序是單車優先,以尊重態度讓民眾愛騎單車,當地公車早就提供三個腳踏車架,免費為騎單車乘客載單車;這樣的實作成果,讓西雅圖市上下班尖峰時間的壯觀畫面中流露祥和氣息。
第三則是跟 100多個社區團體結合,舉辦教育、演講等活動,也發送省電燈泡、環保袋;提供資訊幫助家庭節約能源,例如發放教育 DVD傳遞提醒關燈、空調幾度及輪胎壓何種狀態最省能源。
政府部門也率先不編列預算買罐裝水,並提供冰箱、飲水機,鼓勵自帶水瓶;與學校合辦環境變遷議題繪畫賽,得獎作品印成 T恤在西雅圖美術館販售,這也是Rachel喜愛的活動。
西雅圖市落實綠色生活的態度與策略明確且多元,至今上述種種策略的執行已達到可觀績效。
Rachel 說,市府最近一次跟市議會報告時,已能「很驕傲」的公布,進度超前京都議定書的目標,即比1990年 CO2排放量少7%,已達到少8%。因此,新目標已訂出,2050年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少80%。
台灣地方政府,其實也可以仿效西雅圖市的自發行動,聚沙可成塔。
【2008/10/20 中央社】

 

西雅圖新興自然排水系統成效佳 國際注目
都市雨水逕流對河川造成污染,為了在淨化與防淹水間取得平衡;西雅圖工務局在社區推動自然排水系統的成功實例,吸引日本政府11月將前往觀摩;新興排水處理系統也運用在改造貧民社區High Point中,已受到國際關注。
西雅圖市政府工務局經理 Bob Spencer說,他們選擇在社區既有的傳統街道排水系統進行「自然排水系統」替代計畫street edge alternatives;該計畫早自2001年開始,執行成果相當不錯,在華盛頓大學學生幫助下,第一年的水處理率約98%,第二年就達到99%。
何謂自然排水系統? Bob說,在2001年啟動的首個案例中,將美國住宅區私人庭園與街道造景融合,原本庭園外的排水道變成較大面積的植栽草溝,側面圖非水平而是內凹,草溝之下才是排水管;街道在綠地增加下變得窄些,並從直線變曲線,植栽選用生命力強的原生品種,使得社區更像自然景觀,而非傳統社區模樣。
他說,以水處理而言,原本是直接下到傳統排水溝,但改為自然排水系統後,雨水必須經過土壤的濾滲,才會下到排水管內;一來可以淨水,二則補充地下水,即可減少逕流的水量。
西雅圖工務局工程設計師MASAKO說,草溝的土壤結構是先鋪上有機土壤,水會滲濾到土壤,最下層才是不透水底層;後來因植物生長穿透,已可讓水自然滲透到地底下;至於草溝下陷程度,採電腦模型漂浮模式swimmodel模擬水文模型估算,原以為可滲透0.5吋,實則可滲透 2吋。
這套設計可依不同環境計算、變更。日本政府11月也將派員向西雅圖觀摩學習。
大雨來襲時,排水系統的水位會達到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 Nancy說的較高位,將會直接流入防洪溢流孔而注入河川,未經污水處理廠處理;採用自然排水系統可減少逕流量,污染河水的情況將得以改善。
Bob 說,此社區的水最後排到鮭魚出生地PipersCreek,減少污染河川即可保育鮭魚,而鮭魚的健康有助於其游經的流域,以及與其有上下生物鍊關係動植物的健康與生態平衡。
也因為上述植栽設計讓路變窄,且有曲線設計,車行駛至該社區速度減緩,確保大人與小孩行的安全,居民更願意出來活動或溜狗;植栽原生品種生命力強,降低維護成本。
一對週末在自家庭園修剪花草的夫妻說,「去(2007)年12月降雨多,卻沒用到抽水馬達,這個設計應該是有用。這裡樹木變多,鳥也出現了;不過住戶若是老人的話,要照顧花草會較吃力。」
另一個受到國際注目的是美國聯邦政府「希望工程」中,一個改造貧民社區的案例。
該計畫執行經理Tom Phillips說,聯邦政府補助3500萬美金,實際完成需花費 2億美金,全部完工將有700戶住家,占地逾120英畝、約90幾公頃,共分 9個區域;共計5個建商參與。
此計畫用地早於1942年世界二次大戰時,原本由聯邦政府買下給波音公司員工居住使用(當時製造雷達與武器等),戰後聯邦政府將土地轉讓給西雅圖住屋管理局,1953到1990年間,此社區變成低收入戶住宅區,且是毒品交易猖獗的危險地區;現在啟動HOPE 6 計畫重新打造。
他說,此方案融合 3個設計目標,要創造健康舒適的環境、創造高品質社區,並傾聽居民意見、與他們合作打造本案;該社區目前有一戶售價60萬美金的房子,也有年收入 3萬美金以下的低收入戶月付三分之一薪水租賃,還有專屬銀髮族居住的房子。
由於外觀根本看不出低、高收入戶間的區別,且房子也是使用環保建材與節能設備的綠建築,仍有人大排長龍等待住進High Point。身為執行者,他從高收入社區搬到High Point住,這就像期待孩子成長一樣,他也在期望這個社區會如何發展。
社區的水處理也是採自然排水系統,人行道鋪面亦是滲水材質;該社區的自然排水系統的植栽草溝土壤深約15吋,其下才是有孔的排水管,表面植栽一樣是有下陷設計,以利雨水流入土壤濾滲。
他說,該社區還有一個人工大湖蓄集來自社區自然排水系統的水,水位高時會流出、排入河川;此模仿水文系統的設計不僅能濾滲水質,也證實若沒有採用自然排水系統,該湖蓄集的水量將是現況的 5倍。意味逕流水量減少。
此外,這個社區改建時,都會將原本的樹木留下,絕不會砍斷或遷走;大樹下也成為居民喜愛的活動空間。
該社區還有社區協會舉辦各式社區活動,例如美食烹煮促進人際交流。
Tom 就發現低收入戶孩子會跑到高收入戶住家院子嬉戲,原本該戶夫妻很煩惱,但當他找人幫忙,一同前往該戶院子時卻看到一個有趣的畫面,這對夫妻正端出檸檬水給孩子喝,並教孩子走前要收拾東西,歡迎他們再來玩。他說,這證實環境設計促進兩個原本不往來階級的互動,目前也未聞毒品買賣。
Tom說,該社區目前有35%是原住戶,他們多屬非英語系民族;但社區內的市民花園裡、外,卻都是他們的婦女栽種的花草美化環境。
此案兼具讓低收入戶住在正常環境、又落實綠色經濟與建設的實例,已受國際注意。Tom說,他們即將架設網站,供人查詢了解。
用心納入多方考量的現在,已可見諸多美好轉變,可見的未來,High Point或將發展成為生態平衡的聯合國社區。
【2008/10/20 中央社】

 

單車道綠建築農夫市集 打造西雅圖綠景
因應氣候變遷,西雅圖全市有增加綠地共識,也推動各式全新復育工法。但長遠而言,仍需要人們改變生活習慣,才能落實。因此,西雅圖已執行10年單車計畫,要讓三分之一人口騎單車通勤、推展綠建築、發展近地栽售的農夫市集,減少運輸汙染。
華盛頓大學地景建築系教授Nancy Rottle說,西雅圖市議會2006年已經通過10年自行車總體計畫,將增加單車道,以減少開車人口。
相關資料顯示,這與歐洲近30年來積極發展環保產業原因一樣,都是受到1972年能源危機影響。能源危機發生後,西雅圖開始推廣騎單車,1992年到2000年間,上午 6到 9時,曾提高 57%的單車騎乘率。
目前西雅圖騎單車運動的人口約占總人口52萬人的36%,約4000到8000人,又如單車道Burke-Gilman一天約1800人使用,假日達2200人。
美國人一年開汽車、買車交通費用約8000美元,若是改成騎單車,將少於 200美元。因此,西雅圖市政府盼藉由公共建設提供單車騎乘環境,讓更多人騎單車。
這個計畫斥資3200萬美元,將自2007年的67哩單車路程,增至2017年的 452哩,目標是讓三分之一西雅圖人騎單車上下班、減少三分之一單車交通事故。
這個計畫並鼓勵企業自訂規則激勵員工騎單車上下班。
當地一建築事務所MITHUN協同主持人SEAN CRYAN說,他自己心臟開過刀,之後騎單車上下班,對健康有益;他也鼓勵員工騎單車,打造男、女淋浴及更衣間,也在車庫裝置單車停車架,每個月來回騎 8趟以上就補貼20美元獎勵。
他笑說,現在 200名員工,已有夏天40名、冬天20名騎單車上下班,全年平均約25名騎單車;每年 5月是美國自行車月,全公司會有60到80人參加;另西雅圖市也陸續有單車停車架設計比賽進行,推廣騎單車。
歐美住宅區與商業大樓分隔的情況,已被重新檢視,他們希望人口集中居住,土地更有效利用,以減少綠地因人口增加而被侵蝕的情況發生。
目前西雅圖市區諸多新建案就屬於住宅樓,政府以補助或賦稅優惠等措施鼓勵建商興建生態建築。
以建商VULCAN為例,近期有 9大建案,當中居多都是生態建築,並有獲LEED金、銀獎的建案,當中還有微軟分部及 20%供低收入戶居住的建案;推廣層面十分多元。
High Point貧民社區改造也都採生態建築,使用低耗能熱水器與家電,社區透水面積大、採自然排水系統,使用回收建材。一樣是低收入戶居住的房子,誰說生態建築一定貴?恐怕是被有心人士刻意製造的迷思。
另一例是已吸引國際注意的西雅圖總圖,座落在市區,是一座拆解、重組建築與圖書館區位設計的新穎地標。
參與該案的建築師Samuel Miller說,這個建築由大量玻璃帷幕與鋼骨結構完成,結構有 5個盒子組成,包含地下停車場、大廳、樓上的會議室、再往上的白色快書庫及最頂樓的管理區(集合網路查詢與圖書館理員於一區,提供完整資訊服務)。
他並說,總圖的螺旋式藏書區,打破、貫穿樓層分隔,提高書的排序空間使用效率,又因每一區有序號,螺旋連貫的排列,提供有彈性插列新書與類別的功能;再者空調的使用改自地面排出,運用冷空氣較重的原理,讓空調維持在人身高範圍,而非從上而下排出,對照空間貫穿的超高建築,大幅節省能源使用;另玻璃帷幕光照強的面,亦使用網點玻璃隔熱。
他強調,建築包含結構、機械系統、人們怎麼使用這棟建築及美麗的外觀等,結合所有元素,並達到平衡點,不能抽走一個元素,包含有效率使用能源,把所有元素美麗的呈現,是一項挑戰,也才能完成一棟成功的建築。總圖在西雅圖,已是相關價值的最佳示範之一。
農夫市集又是西雅圖人以每日生活落實抗暖化價值的社會變遷足跡與證明。那是由農夫自發組成的市集,主要銷售有機農特產,每個市集一週營業一天,目前 7個成一週循環;每天開幕前,居民都已排隊在外守候。
發起西雅圖農夫市集,現任西雅圖社區農夫市集聯盟負責人的Chris Curtis說,大學社區農夫市集University District Farmers Market是最老的市集,成立於1993年,第一天只有13個農民、 600位左右的顧客,現在已有60個農民、5000多位客人;聯盟共計 7個市集,整個西雅圖有11個。
她說,農夫市集所售農特產 70%來自單程距離57哩外Puget Sound的農作物,對照美國大部份農作物至少運程1500哩,省下不少運輸成本與污染問題;農夫市場的農場都是10公頃以內的小型農場,種植種類很多元,從春天到晚秋都可採收,冬季仍有人賣馬鈴薯跟甘藍菜,也有人賣加工農產品的有機果醬、起士、蛋等生鮮。
她說,市集農夫直接販售,不經過批發商,且差不多75%到80%都是有機農場產出的。
市集還會結合活動舉行,例如找來當地餐廳主廚,現場採買市集食材烹飪比賽,連副市長Tim Ceis都前往參加、擔任評審;也有社區音樂演奏者現場演出管弦樂;當然還有民眾現場即興演唱或演奏。
農夫抱著她的女兒說,他們一家現在可以依此生活。Chris舉例,2大把有機萵苣,在市集直售給消費者,農夫可獲 1.5元美金,若賣給批發商只能獲得美金19分的出貨價。
因應今年全球原物料上漲,農夫市集產品售價漲約10%到12%,但很多超級市場漲幅超過 12%,農夫市集售價仍合理。
前往市集的居民周小姐就說,她的家庭早在住台灣時就重視飲食健康,這裡的食物美味、健康,她很喜愛,有的農夫還開放消費者去看他們的農場。
不只發起人、消費者,農夫也都有自己的生活理念。
除了有機認證,現場還有懸掛「鮭魚安全」的認證標章;那位農夫說,他們的農地栽種模式會影響河川水質,不使用農藥等有機施作模式,不傷土壤與水質,有利鮭魚保育,也就是有利整個生態及所有生命。
此外,還有位華盛頓大學電腦系教授 Steve辭去教職,成為農夫市集的一員。被問到原因為何?正在賣菜的他笑說,「因為我喜歡住在鄉下種菜給人吃啊!」
Chris 表示,農夫市集幫助農夫、有益生態與食品健康,但也面臨年輕人不愛務農的問題,現在華盛頓州立大學開設 4年學制的有機農業學位,以吸引年輕人注入。採訪現場確實看到有幾攤是年輕人在販售。
Chris 說,聯邦政府已經愈來愈關注小型農業與農夫市集的發展,全美有5000多個農夫市集,營業額總計約20億美元左右,雖然還不能跟3000萬人每天食品消費額相比,但農夫市集可以帶動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育。
這又是一個西雅圖人生活價值與習慣變遷的實例,所有享受過物質便利的人,都對地球抗暖化有一份義務該盡,方法與信念得當,環保之路已在全世界發展出多元化的新生活運動,救地球等於救自己。
就像巡迴全球1000多個城市,想喚醒全人類一起抗暖化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言,這絕對是道德與政治問題;他也做了個比喻,天秤兩端,一邊是黃金、一邊是地球,你選哪一邊?但他強調,這是個不當的比喻。
人類又像是他演講時比喻的青蛙一樣,放在溫水中煮毫無危機警覺性,需要一個巨變或是外力拉它離開,才會驚醒。
西雅圖、歐盟、日本等國已花費數十年全力投入各種環保產業、發展綠色經濟,這些動人故事若能驚醒觸動各國加入,一起攜手合作,地球及人類一定能獲救,畢竟沒有人能在失去地球之下得到黃金。
【2008/10/20 中央社】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環境不可承受之重 專家呼籲中國少用煤

  • 2008-10-31 中央社】

     中國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能源生產的七成依靠煤。由於煤炭對環境的破壞力巨大,專家呼籲中國減少用煤,並徵收煤炭稅來反映用煤帶來的環境與社會成本。

     「美國之音」報導,綠色和平組織、美國能源基金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日前聯合發佈報告指出,僅二零零七年,煤炭在中國造成的環境和社會成本、即「外部成本」就高達人民幣一兆七千四百五十億元,相當於當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七點一。

     所謂「外部成本」是指煤炭在開採、運輸和利用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對氣候變化的加速作用以及人員傷亡等。

     綠色和平組織人員楊愛倫說,燃煤是中國最大的空氣污染源,中國百分之八十五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百分之六十七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及百分之七十的煙塵排放量都來自於燃煤。

     中國目前已查明的煤炭儲藏量為一兆噸。二零零七年,中國煤炭產量為二十五億兩千萬噸,比上年成長百分之八點二。

     而中國的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近七成,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四十二個百分點。

     報告顯示,受煤炭開採和使用的影響,目前中國酸雨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全國儲存煤矸石(煤裡的石塊)達三十六億噸,占全國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另據瞭解,中國煤礦累計採空塌陷面積已超過七十萬公頃。

     中國水資源日益緊張,而採煤卻需要大量用水。楊愛倫說:「每生產一噸煤,就會有二點五噸水受到污染。洗煤所產生的廢水佔全國廢水總量的大約百分之二十五。」

     過度依賴煤炭也使中國煤礦工人付出沉重代價。報告說,大約三十萬礦人患有矽肺病,占全中國矽肺病患者人數約一半。此外,還有大批工人死於礦難。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則說,目前中國的煤炭價格體系完全未反映出外部成本,這是市場與政策失靈的結果。

     他建議徵收煤炭稅,把外部成本內部化,使煤炭價格上升至能更準確體現真實成本的水平。

     茅於軾說:「應從二零一二年起開徵此稅,每噸煤一百元,並在二零一五年把徵稅標準提高到每噸一百五十元。」

     他承認,如果這項建議被採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會出現小幅回落。但是他認為,環境卻會因此而大為改觀。

     不過,據中國官方日前發佈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白皮書,中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難以根本改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難度很大,任務艱巨。

黃河溼地萎縮 面積超過兩個北京

  • 2008-10-12 中國時報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根據中國自然科研部門的最新調查研究發現,黃河源區溼地在一九九○年至二○○四年的十四年間出現持續萎縮,面積高達四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北京市總面積的兩倍之多。

     據《新華社》報導,在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的支持下,青海省氣象科研所在二○○五年開展對黃河源區溼地變化的持續研究。

     中國科學家們從衛星遙感圖片進行對比、判譯後,發現源區溼地面積已從卅八萬平方公里,萎縮至四年前的近卅四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萎縮二千八百多平方公里。

     科學家們發現,前十年平均每年萎縮面積超過二千三百平方公里,後四年的萎縮速度更加快至每年平均四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後四年的萎縮速度是前十年的一點八倍。

     青海省氣象台指出,據實地調查,黃河源區溼地自二○○五年以來仍在加速萎縮。不過,報導沒有說明導致溼地出現萎縮的主要原因。

     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即湄公河)的源頭。青海省瑪多縣被譽為「黃河源頭第一縣」,境內的扎陵湖、鄂陵湖均在國際重要溼地名錄中榜上有名。

     青海省氣象研究所所長李鳳霞說,黃河源區的溼地以沼澤溼地和湖泊溼地為主,兩者面積之和佔溼地總面積的九二%以上,河流溼地的比重較小。

     中國科學院去年七月發表的同類型研究報告也指出,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溼地近四十年來的退化具有普遍性,黃河源區溼地系統空間分佈格局的破碎化和島嶼化程度顯著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