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6 |
【聯合報╱王麗娟報導】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24日警告說,氣候變遷可能導致北極土壤釋放出令人意想不到、大量儲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反過來會加速全球暖化的惡性循環。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的科學家畢爾針對報告發表評論說,目前的氣候變遷預測模式,並未將這項額外的溫室效應氣體來源列入考慮。
長期以來,科學家皆知道,全球面積多達陸塊五分之一的永凍層內,困有大量的有機碳,一旦永凍層融化,即會將溫室效應氣體釋放到大氣中。
截至目前為止,科學家對究竟有多少碳存在於這個北極永凍層仍毫無所知。
為能得知答案,由阿拉斯加大學費班克分校的科學家平建陸(譯音)領導的一組美國研究人員,大舉檢驗了北美洲景觀的土壤。他們共在117 個地點取得土壤樣本,所有樣本皆來自地下至少一公尺以上,以對該區所謂的「碳庫」,進行全面評估。
之前針對北極碳庫所做的評估,多數是以相對而言數量較少,深度僅40公尺,且是在北極以外地區所做的測量為依據。
新發表於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發表的研究報告發現,北極土壤中有機碳的儲存量,「遠高於之前所知」,約多出60%之多。這項數字約相等於大氣中所有碳含量的六分之一。
而且這項數字僅以北美洲為限,在北極北方的歐洲與俄羅斯,可能也有相同的二氧化碳量封鎖在永凍層內。
【2008/08/26 聯合報】 |
為落實節能減碳政策,經建會已彙整各部會方案,將於本周呈報行政院。在產業方面,將鼓勵太陽能發電,落實10萬個屋頂計畫,並配合面板產業,提高太陽能光電設備廠商自製率,形成完整產業鏈。
行政院月底將提出「節能減碳行動計畫」,除了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宣示的八大改變外,再生能源達成15%裝置容量的目標、鼓勵太陽能發電給予補貼等,都被納入。
經濟部能源局長葉惠青表示,為發展太陽光電發電系統,未來將補助太陽能研發投入更多資源,突破技術以降低成本,給予裝置太陽能光電板的消費者補貼,帶動產業產值每年可達100億到200億美元。
葉惠青指出,政府將配合面板產業,把太陽能光電設備廠商自製率提升,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預估2015年太陽光電產值可達4,500億元以上,在旗艦計畫帶動下,可望提前達成目標。
至於鼓勵太陽能發電的獎勵措施,葉惠青說,除針對太陽能發電裝置投資費用補助半數經費外,等「再生能源條例」通過後,建立完善購售電機制,讓裝置太陽能光電板的家戶可拿到較好的價格。
官員說,行政院將從明年起,分三年全面更換交通號誌為LED燈。全台目前約有35萬盞待更換,所需經費約13.5億元。由於地方縣市政府經費拮据,跨部會會議決定,由經濟部補助地方的統籌款支應,自明年度起分三年編列預算。
經濟部規劃,預定2012年全面淘汰白熾燈,並逐步換用LED省電照明;2010年開始執行白熾燈禁止生產的政策。
葉惠青表示,全國目前約有2,200萬顆白熾燈泡,年用電量約10.8億度;如果四年內全部汰換,初估每年可省約8億度電,減少近5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造林2,784萬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