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打鳥埤濕地除污復育有成 獲福特保育獎

 2007.12.19  中央社

     位於浮洲橋和城林橋間的台北縣打鳥埤溼地,以 生態工法興建,淨化 生活污水的天然污 水處理設施。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支援 台灣野生稻,在溼地實際復育,已從當初的兩三株,復育到目前十幾株,讓保留原生種的基因庫開啟契機。

     福特保育暨環保獎是 台灣民間最大的專業 環保獎勵計畫,今年創 紀錄有一百四十一件作品參賽,打鳥埤濕地今年榮獲福特保育暨環保獎優選,也就是在環境 污染組參賽作品中,獲得第二名的殊榮。

     台北 政府將陸續在淡水河畔營造十處三百公頃的人工濕地,期待 淨化淡水河。「打鳥埤溼地」位於浮洲橋和城林橋之間,溼地面積十三公頃,處理 污水量有一萬一千公噸,污染物的去除率可達百分之六十以上。

     環保局長鄧家基表示,這樣的人工濕地是一座兼具環保、生態 教育的污水處理設施。小鷿鵜、紅冠水雞、白腹秧雞、彩鷸等留鳥,已經把這裡當 成家,固定在此生活

     環保局水質保護科稽查員蕭天焜表示,令工作團隊感到驕傲的,還發現三、四百隻的冬候鳥小水鴨、花嘴鴨,更可貴的全台六筆觀察記錄的迷鳥「棉鴨」,打鳥埤溼地就有一筆,另外一筆也是在台北縣的新海濕地。

     從不認識水鳥,到目前侃侃而談棉鴨的習性孤獨,蕭天焜還自費購置高階數位相機為候鳥留下倩影,由於埋伏一星期,讓他有幸拍攝到棉鴨與紅冠水雞同時入鏡的畫面。

     蕭天焜表示,天然濕地本身就有水質淨化的功能,植物會吸收養分和金屬,而水中的菌類則會分解掉更細小的 有機物質。

     另外,打鳥埤濕地也發現了數量雖少也非稀有的螢火蟲邊棕端黑螢,雖然,在鄉下,有機會見到這樣的螢火蟲,但在都市型態的土 城市卻是相當寶貴。

     蕭天焜也與郭華仁合作,一起復育台灣原生種的野生稻,並且觀察野生稻與環境雜草的競爭力,這是台灣三處復育原生野稻子的地點之一。

沒有留言: